《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前来收服。

二郎神与孙悟空斗得难解难分,观音试图用手中瓷瓶击杀悟空。

彼时,太上老君拦住她,并掏出自己的金刚圈。

老君介绍金刚圈的来历时,说了一段话:

“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在道教中,太上老君便是老子。

《史记》上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拦住求道,老子留下一部《道德经》,随后“不知所终”。

有一种说法说:老子西行又南下,到了印度,点化释迦牟尼成佛,因此叫“化胡为佛”

所以有人说,老子才是佛教的创始人。

当然,这种说法有些荒诞,不过是小说家言,可作笑谈,不必当真。

但是,细读《道德经》,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了《金刚经》和《心经》的智慧。

《道德经》第一章里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很多人在断句时,把第二句读成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他们对此的解释是:无名,是天地本初的状态,没有名相;有名,是万物生成后的状态,各种名相纷繁。

这样的解释很有道理。但在北宋时,王安石就认为这种断句是读错了,应该读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样的断句,才更符合老子的本意,更能体现老子的境界。

道,就是“无”和“有”,如果换成佛经里的说法,就是“真空”和“妙有”,或者是,“空”和“色”。

《心经》里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从这里,就能看出《道德经》中蕴含着《金刚经》和《心经》的智慧。

《金刚经》是佛陀和须菩提的对话,在佛陀的弟子中,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

所以,《金刚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谈“空性”。

什么是“空”?

空,不是没有,而是具备无穷的可能性。

“空性”的智慧,不是说没有,而是说非善非恶,非美非丑,非黑非白,而是具备无穷的可能性。

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

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变化和规律。

天地之始是无形无相的,一团混沌,但它具备了无穷的可能性,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世界在不断地变动之中,无数的条件在发生,也在结束;无数的结果在诞生,也在消亡;岁月流逝,时空变幻。

“无”中生出“有”,“有”又在不断地聚合、离散、重组,生出新的组合……

这就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

老子想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永恒的变化。

只有明白了真正的“无”和“空性”,才能开始修道。

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是《道德经》的精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在道家的修炼中,把这句话浓缩成了8个字:无欲观妙,有欲观窍。

“常无”,就是在无为的状态中安住其妙。

无为的状态就是空性的状态,也就是心中朗然空寂,有无穷可能性的境界,这时候,就会有无数的妙用在你生命中出现。

这样的状态,就像是禅定中,静静感受万物的流动。

《心经》里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的“照见”,就是“观其妙”。

而“常有”,就是妄念纷扰的状态,“观其”的“”在道家中被称作“窍”,也就是丹田。

当你欲念纷飞时,就把心收回来观其窍——也就是道家修炼中经常说的“气沉丹田”、“意守丹田”

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一开始,传授给尹喜的修炼之法!

当你开始修行时,那状态出现,你就安住于妙中,状态消失,你就守住自己的窍,在这种有有无无之中选连自己,不执着于其中任何一种状态,无欲观妙,有欲观窍。

在无执无舍之中,你会看到湛然空寂中生起的觉性灵光,让自己融入其中。

这时候你就会知道,所谓的“无”和“有”其实是“同出而异名”,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在现象生起时,你要知道它是变化的,但在变化之中,你又要安住于一种不变的东西里。

忽而安住于妙中,忽而守住你的窍,这样你就进入了修道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