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马靖昊说会计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多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星标方法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马靖昊会计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账号旁显示五角星标记表示成功。)

会计上有一个人见人爱的科目,大家都希望它计提时越大越好,它的名字叫“应付职工薪酬”。它核算的范围老广了,有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还有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不过,核算再复杂,计提时贷记,发放时借记,是永远不变的。

laserblue:人见人爱?不见得,有些老板不会喜欢。

马靖昊:我认为,老板是希望它越大越好,越大,说明员工创造的价值越大,这才招对了人。招对了人对企业而言最经济,招错了人对企业而言劳命伤财。

如果你的收入主要依靠“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你就是个打工的,但请你不要沮丧,你可是公司的债权人,这钱老板必须给你,无论盈亏;如果你的收入主要依靠“利润分配”项目,你是个老板,但请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如果亏损,你不但自己拿不到一分钱,而且砸锅卖铁也要将员工的工资支付掉。

正是由于分配时员工走的是“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而老板走的是“利润分配”科目,这样,员工其实拥有的是刚性分配权,而老板拥有的只是最后剩余分配权。

有一家神奇的公司,它对员工的罚款和扣款条例很多,终于让一名姓杨的倒霉蛋赚取了人类史上第一份负工资2400块。小杨干了一个多月,向该公司补交了2400块欠款后,痛并离职了,伤不起啊!

这家神奇的公司的名字我就不说了,是真人真事,怕得罪不起啊!具体的原因是小杨同志有一个拖沓的毛病,每件工作都要超出公司规定的完成期限,最终将工资罚没后还倒欠老板2400块。我在此向小杨同志表示深深的同情和暖暖的问候!

小杨同志,你现在在哪里?还好吗?

老张论道:职工罚款应做:借:现金,贷:营业外收入,马老师以为然否?

马靖昊:老张,您这样做账不是诏告天下,您招人是招过来罚款的,老板肯定认为您太直白、太不给力了! 我认为,此笔业务的会计核算为:先计提小杨的工资,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小杨工资),具体发放时,再借:现金2400元、借:应付职工薪酬(小杨工资),贷:管理费用2400元。

【案例:工资对利润的影响】如果你属公司高管,分管生产,工资为50万元,在会计处理上,直接进管理费用,这一年,企业利润减少50万元;如果企业不想让利润减少,可任命你为车间主任,这样,工资先入制造费用,再分配到生产成本,变为存货,一年后卖出后才转为销售成本,这一年,企业利润就高了50万元。

Ooo猪仔仔ooO:公司高管时分录: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当期直接费用化);车间主任时分录: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先资本化,在实现销售后才结转成本)。会计只是反映经济业务,真正要"作假"要学会"安排"经济业务。

马靖昊:你讲得太对了,我不知道该如何点评了!“不做假账”在会计处理方法的“弹性”面前,确实有时会被击得粉碎。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普通职工工资水平是否与行业、地域相匹配,也可以大致得出其财务状况的好坏。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直接披露普通员工人均薪酬的,需要我们通过计算得出。

普通员工人均薪酬=(本年度薪酬总额-支付给高管的薪酬总额)/普通员工人数。本期工资福利总额=期末应付职工薪酬(取自资产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取自流量表)-期初应付职工薪酬(取自资产表),以总额除以员工人数,就可以判断其薪酬水平是否合理,比如某些上市公司可能出现人均薪酬几百元或几万元的怪现象,这就很值得怀疑了。

如果现金流量表中的本年度和上年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没有太大变化,那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的年末与年初余额也不应有太大变化,如果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余额比上年度有较大的增长,很有可能是企业为了隐藏利润而多预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反之,则为虚增利润而少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将利润埋在应付职工薪酬里面:

当一家上市公司出现“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付职工薪酬”时,说明该公司提前计提或提前支付了职工薪酬,在公司会计处理上已确认为成本费用,减少了当期利润,其结果本应少交所得税,但税法不承认该部分成本费用,认为所得税仍然应按照计提该部分职工薪酬前的税前利润征收。

因此,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应交纳的所得税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来的实际应缴纳的所得税之间就会形成一个临时性差异,在账上表现为该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付职工薪酬。

只要公司未来实际支付该部分薪酬时不再提前计提或减少了计提,即可减少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达到释放利润的效果,由于其对应的所得税已经提前支付,所释放的将是净利润。

现以五粮液公司为例:根据五粮液2013年度的中报显示,其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为5.85亿元,以25%所得税率进行推算,可得出该公司至2013年6月末,其累计多计提约23.4亿元的职工薪酬,这部分计提已列入该公司的成本费用,未来将可释放23.4亿元的净利润。这些就是传说中所谓的利润储备,为公司未来根据行业预期发生变化而调剂利润留下操作空间,以增加公司利润的稳定性。

当然,这些上市公司还可以将利润埋在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甚至应付账款等项目中,通过这些操作而储备起来的利润,在企业未来利润出现不确定性时,将其释放出来,就达到了“平滑利润”的目的。

从人类天性上讲,大家都不喜欢个税,谁也不愿意从自己口袋里将银子拿出来上缴。因此,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发明了伟大的个税扣缴制度,让工资进入你的口袋之前就被扣了。在我们会计上则直接以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税"去冲减"应付职工薪酬"的分录相配合,这样,部分工资摇身一变就成了税。

从工资收入中征的个税,本质上是你交给国家的一部分工资收入,本来在会计上可在“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国家工资”中核算,但国家那好意思明着要你的工资啊,得换上名称,是曰个税。为此,我们在会计上以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税”去抵减“应付职工薪酬”,换了个马甲,这样从账上就看不出来交的是工资了。

我要改个名字都不行吗:说的贼对。

末末97:顿时领悟了。

房产经纪人盛玉华:顿时我觉得我的会计真的是白学了!!

马靖昊:其实学透了会计,对宏观财税政策的本质更能把握。

【三张报表中与职工薪酬有关的勾稽关系】职工薪酬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中的“应付职工薪酬”一栏反映,在现金流量表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一栏反映,在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混合反映(注:少部分企业也会资本化,反映到在建工程中去)。关系如下:员工当年度薪酬总额(反映在利润表中,具体查二级科目职工薪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当期现金流量表)+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

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财务逻辑,如文章得到您的认可,希望您看完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