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汶川大地震带来悲痛,北京奥运彰显盛世,而神舟七号的成功出舱,更是令人激动振奋、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信心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7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轨道飞行的第四天,航天员翟志刚和后备工作人员成员 刘伯明两位宇航员,完成了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出舱活动。

在宇宙的无垠空间,他们成功迈出了属于中国人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刻,不仅中国人为之振奋,全世界也为之震撼——作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这一尖端技术的国家,中国终于也加入了这个航天强国的行列。

要完成这次历史性的出舱任务,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中心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准备工作。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研制一套可靠的舱外航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舱外航天服不仅要保证宇航员的生命体征和防护功能,更要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长时间的正常工作,可以说这里集中了当时中国最尖端的科研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

本可以购买现成的国外航天服充数,但为了这次任务的完全自主化,中国科研人员选择自主攻关、独立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研制的这套“飞天”舱外航天服有着诸多特点:采用先进材料,重量更轻、寿命更长、防护与维生系统更完备,真空和大温差环境下的适应性全面提升。

因此,尽管耗时较长,我国科研团队还是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最终以“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问世,让神舟七号出舱任务及时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过20多个小时的精密组装后,当翟志刚刘伯明进入轨道舱准备开舱门之时,意外发生了。

在真空环境中,舱门变得无比沉重,翟志刚使出了全身力气也无法将它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如果再拖延下去,中国人第一次太空出舱的梦想就要化为泡影。

此时,刘伯明紧急上前帮助,但狭小的舱室空间让两人都无法使力。在紧要关头,两位宇航员不顾舱门过度撬弄可能损害密封性的风险,决定直接用撬棍将舱门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舱门一开,等待他们的还是火警警报器的惨烈鸣叫。对太空站来说,火警几乎是最凶险的突发事件。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两位宇航员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放弃任务,确认火情?还是“舍生取义”,完成这次历史意义非凡的太空行走?“生忧死忧,未知其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激烈讨论,翟志刚和刘伯明激动地做出了决定: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冲破重重阻碍,向世界证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决心与力量,将五星红旗高高挥舞在太空中让全球瞩目!当翟志刚轻盈漫步于星空,年轻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也迎来了一次最艰苦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的场景更是激动了所有中国人,无不为之热泪盈眶。但其间并非平坦,因火警警报仍在持续鸣叫。

翟志刚和刘伯明坚持将国旗展示提前,焦虑万一火势失控来不及完成这最后关键一刻。所幸,此后刘伯明返回舱内检查发现警报器只是误报,火情并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排除了一切安全隐患后,两名宇航员顺利完成了26分钟太空漫步,返回轨道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