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持续发酵。1月5日,南都记者从美国驻华大使馆获悉,美国、巴林、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多国发布联合声明,称“如果胡塞武装继续威胁生命、全球经济和该地区重要水道的商业自由流通,它将承担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2日,红海海域。

南都此前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红海水域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2023年11月中旬起,也门胡塞武装开始在红海对“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实施袭击,多家国际航运公司曾陆续宣布暂停其船只在红海及附近海域航行。

面对胡塞武装的攻击,2023年12月,美国宣布代号为“繁荣卫士”的红海护航行动,英国、巴林、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塞舌尔和西班牙将加入这一联盟。有几个国家据信亦同意加入联盟,但不愿公开。然而,西班牙方面表示,不会参与该联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研究员董漫远曾向南都记者分析,美国的军事打击可以通过这一联盟的名义进行,拉上其他国家以表达是所谓国际社会的愿望,但实际发挥作用的仍是美国的军事力量。

当地时间1月3日,美国、澳大利亚、巴林、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新加坡和英国政府发布联合声明,警告胡塞武装不得发动进一步袭击,并表示“如果胡塞武装继续威胁生命、全球经济和该地区重要水道的商业自由流通,它将承担后果”。

该联合声明发布后,4日,据外媒援引一名美国海军指挥官的消息称,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海域引爆了一艘载有爆炸物的武装无人艇

此前董漫远曾分析称,胡塞武装的行为可能会更激进,从而导致美国对它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上升;若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打击,作战重点可能会放在剥夺胡塞武装封锁红海航运的能力。

红海局势紧张,航运企业航线亦存在变数。此前,欧洲四大集装箱航运巨头因红海局势全部暂停了需要经过红海航线的服务。2023年12月,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集团发布声明称正准备恢复在红海的航运业务。随着红海危机持续,当地时间1月4日,马士基将滞留在红海的5艘集装箱船中的4艘船已改道苏伊士运河和绕道非洲,以避免遇袭的风险。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