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两级法院坚持将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着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在司法领域的广度应用和深度融合,已建设完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工作体系,以“数字正义”全方位汇聚司法力量,推动审判执行质效稳步提升。

智慧审判:助审判提速 助质效提升

10秒钟你可以做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起手机

拍一张照片

端起水杯

喝一口热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舒展身子

伸一个懒腰

但是在阿拉善盟法院,10秒钟,可以完成很多工作:

比如:

立案信息扫描→信息自动生成→系统信息回填→承办法官提醒,案件从立案法官手中只需10秒钟;

比如:

结案信息录入→电子卷宗自动生成→归档入库,案件从审结到归档只需10秒钟;

比如:

输入案件信息→调取电子卷宗→即时网上阅卷,案卷从调阅申请到实时查阅只需10秒钟……

“您有一条新的消息。”刚刚上班,阿拉善盟中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任丽打开电脑进入审判管理系统,系统就自动提示“有待确认案件”。根据系统显示,该案为上午9:01由立案庭导入分案。仅仅6秒钟,该案就已经到达法官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柜接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办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上庭审

近年来,阿拉善盟两级法院全面推行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已建成集合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OCR(光学字符识别)智能识别以及卷宗归目、检索等智能化辅助支撑的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系统,并逐步完善立案信息回填、多场景网上阅卷、智能辅助研判、智能生成文书等多重功能,确保卷宗材料的随案高效流转与综合管理,实现从立案到归档的智能化辅助、集约化办理、无纸化流转办案闭环,为法院审判工作提供了快捷规范的卷宗采集服务及多方面智能的卷宗管理利用服务。目前,全盟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已实现“三个100%”,即系统录入率100%、随案加工生成电子卷宗材料同步率100%、现有电子档案利用率100%,903.3万条材料及数据全部上链(司法链)存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好,我这里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3:40,信号有问题吗?”

“您好,我这里现在是柏林时间上午8:40,我听得很清楚。”

这是一场在阿拉善左旗法院多元化调解中心通过网络连线德国留学生的对话。原、被告均居住于阿拉善左旗,后前往德国留学。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后,一方通过网上立案将案件诉至阿拉善左旗法院。多元化调解中心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与原、被告双方联系沟通,将双方手机号码成功与国内平台连接,并通过网络连线,厘清案件事实,达成调解协议。

2023年,阿拉善盟两级法院通过互联网开庭审理案件2498次,进行网上证据交换2996次,开展线上调解7546次,向数字技术借力全方位释放审判“生产力”,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参与线上开庭、调解,通过手机进入独有“司法空间”,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轻了当事人来回奔波之苦和诉讼负担。同时,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不可撤销、公开透明、可靠性强等特点,已实现自动签章文书、裁判文书、送达文书等上链存证及相关文书的在线核验应用,有力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智慧执行:数字赋能破解执行难题

“执行一组已到现场,请中心发布执行命令。”

“立即启动强制执行措施,二组、三组就地待命,随时配合一组工作。”

“一组收到!”“二组收到!”“三组收到!”

在“2023驼乡夏季雷霆”专项执行行动中,阿拉善盟中院组织全盟法院执行力量,兵分三组,对该案执行进行全程指挥、监控,通过远程实时画面,借助“GIS可视化实战管理系统”及无线通讯单兵执行系统进行现场调度,成功将执行实况向指挥中心“直播”,实现了“指挥部”和“主战场”的零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仅仅是阿拉善盟两级法院推进“智慧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3年,阿拉善盟两级法院以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为载体,不断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功能设置,已初步实现执行文书自动生成、执行信息自动回填、网络查控自动发起、终本案件自动核查、当事人信息自动关联、执行过程自动公开、执行风险自动预警、执行节点自动提醒等功能,并持续优化执行查控系统建设,积极拓展“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将协作执行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转为线上实时“总对总”, 基本实现了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实现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变革。全盟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为4476件案件提供了银行账户、网络资金、房屋、土地、车辆、工商、保险、证券、税务等财产和信息的查询服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531人次,限制高消费1596人次,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拍卖192次,成交额3085.45万元,有力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智慧诉服:让“智慧诉讼”多跑路 让人民群众少跑腿

2023年11月,当事人陈先生因代理合同纠纷,通过12368热线向阿拉善右旗法院咨询立案相关问题。

考虑到当事人身在牧区,距离法院较远,12368热线接听员优先推荐他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立案。在接线员的引导下,陈先生很快就完成了立案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阿拉善盟两级法院坚持让“智慧诉讼”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以智慧法院建设为统领,逐步升级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通过“人工导诉+智能查询”“综合服务+智能引流”“云柜中转+智能提醒”等“互联网+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集约集成、在线融合的高质高效司法服务。截至目前,全盟法院已全部开通网上立案网上保全申请、网上鉴定申请、线上材料补交、案件进程查询等功能入口,完成网上立案2568次,受理律师服务平台网上立案1543件,通过“云端”诉讼服务积极回应了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送达太方便了,我平时总在外蒙古跑车,电子送达可是省时又省事。”2023年6月,一位在策克口岸拉运货物的大车司机通过手机收到了额济纳旗法院的诉讼文书后说到。

自2022年阿拉善盟中院全域启动法律文书“集中送达+异地打印”的集约送达服务以来,全盟法院以“法院+邮政”双管齐下的综合送达系统及“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多元送达手段,电子送达12312件56820人次,送达成功率95.5%,实现了文书送达从分散式的线下人力送达向“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全程留痕”的集约高效送达模式的转变,有效破解了“送达难”问题,推动送达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阿拉善盟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