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年前的1月5日,明代伟大的旅行家、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游记文学家徐霞客出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是谁?

假若这是道考题

标准答案大约是这样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故居仰圣园内的徐霞客塑像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故居仰圣园内的徐霞客塑像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可若这不是道考题

而是300多年后的你我

在读徐霞客时

内心生出的疑问

或许就会冒出与标准答案

大大不同的回答来

仰圣园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仰圣园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霞客是“迷茫路上人”

徐霞客在青少年时期,也曾有过迷茫的时刻。他出身书香门第。到明朝中期,徐家已是江阴的名门望族,其父徐有勉不屑于世俗功业,终日纵情于山水间。但在当时家族与世人的眼光中,科举才是正途。
15岁时,心在山水的徐霞客在长辈们的催促下,不得不参加了一轮科举考试,结果落榜了。
落榜给了徐霞客反思的机会。他很快从迷茫中走出,抛开世俗观念,生出了历九川、踏五岳的心愿,发出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感慨。

徐霞客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画像

霞客是“旅游特种兵”

最早发现徐霞客有“旅游特种兵”潜质的或许是其好友陈函辉。正是陈函辉,为他写下了将近五千字的墓志铭。1632年,徐霞客曾到临海小寒山拜访陈函辉。陈函辉的一席话,让徐霞客两游雁荡山。

两次游历之后,陈函辉又问徐霞客:“君曾一造雁山绝顶否?”不问则已,这一问,就让徐霞客心生愧疚与遗憾。第二天天未亮,他便携草鞋在陈函辉卧榻外说:“予且前往,归当语卿。”随即直奔雁荡山,历时20余天,考察清楚雁荡山的山脉与水系后方归。

到游云南后,徐霞客旅行“特种兵”的特质展露无遗。他通常清早五点起身,六点出发,午饭往往下午才吃,有时忙于攀涉,甚至不吃;有时遇困,还要和仆人分负行李;睡地铺、吃干粮、穿布衣,更是旅行途中的常态。

霞客一生探访过500多个岩洞,图为红河阿庐古洞 张石芳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霞客一生探访过500多个岩洞,图为红河阿庐古洞 张石芳 摄

霞客是“无敌蜘蛛侠”

徐霞客一生探访过500多个岩洞,徒手攀岩是其实现探访目标的必备能力。

他在腾冲游历时,曾探过一个山洞,挑战系数极高,惊险异常:先是无路可走,只能仰面攀登;行半里后,山土陡峭,得用手指抓住草根攀登;好不容易攀到有岩石的地方,这岩石竟不牢固,无论是脚踩还是手抓都会坠落;间或找到一处稍微牢固的,唯有双腿绷紧手指挂牢,近乎平贴在墙壁上,才得以暂停。

徐霞客下山后,连连感慨:“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霞客是“日更UP主”

徐霞客游记》 来源: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

《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奇书”,离不开徐霞客“日更”的坚持。
与一般只游不写的游客不同,徐霞客是日必有记。少则数句,多则三四千字,最终成书60余万字,成为我国古代字数最多的游记。

与居家写日记者也不同,徐霞客是在旅行途中,排除万难写日记。或是依崖而记,或是等马帮的间隙在路边作记,或是晚上就着豆大的油灯作记,十分不容易。
与写流水账日记者更不同,徐霞客日记如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一样质朴、绮丽,每字每段,都是至情流露,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传山水之精神。
高质量的日更,赋予了《徐霞客游记》鲜活的生命,是等若干时间后再写的回忆录无法比拟的。也因此,徐霞客好友兼“粉丝团”成员钱谦益才会给出“奇人奇书当流传不朽”的高赞评论。

珠江源 曲靖日报记者 杨学荣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江源 曲靖日报记者 杨学荣 摄

霞客是“科研小能手”

1623年,徐霞客北游嵩山、太华、太和三座山。在游记中,他对比了三座山的植被情况,分析了人文、自然等原因。从此文起,徐霞客游历目标由单纯的游山玩水、探奇访胜,向地理考察方向转变。他开始在“科研小能手”的自我锻造之路上狂奔。

徐霞客为了探寻盘江的源头,在云贵之间穿行,两进两出沾益,走了一个千里大回环。关于盘江,徐霞客早存考察的兴趣,从广西到云南的游记中,曾数十次提及盘江。在云南,他溯流而上,寻觅南盘江源头,并依考察结果写下《盘江考》一文。文中所记载的源头,离300多年后经现代地理勘测的南盘江主要出水口仅十几公里!

除盘江外,徐霞客在云南还考察了金沙江、怒江、大盈江、螳螂江等多条河流,记录了元谋土林、腾冲火山、硫磺塘泉等多个奇景,记载了沿途近百种奇花异草怪木……绘制出一张云南“文字地图”。

300多年后,徐霞客“科研小能手”的能力仍引人赞叹。当代科学史家英国人李约瑟曾给予高度评价:“读来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探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木府 丽江古城博物院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府 丽江古城博物院 供图

霞客是“社交达人”

徐霞客好交友,走到何地都能结交到朋友,是明代的“社牛”。

1638年—1640年,徐霞客在滇游历两年间,结交的友人中有名有姓有记载的就达到62人。而实际交友数,远不止于此。

其中,徐霞客与木增的友谊,最为后人乐道。

1639年正月二十五,徐霞客入丽江境。木增在他家别墅的地上铺了平板,平板上再铺上席子。霞客被邀请坐在席子上,木增则坐于平板下,以示尊重。木增对霞客有真情,霞客亦以真情相待。他为木增的诗集《山中逸趣》撰写跋文,校正木增所撰《云薖淡墨》一书,点评木增四子的作文,并应木增“求修《鸡山志》”之请,历时三月,伏案忍痛日夜撰写《鸡足山志》。

对老友,徐霞客也是至诚至真。同行好友静闻病死南宁后,徐霞客为完成朋友遗愿,不顾脚伤和贫苦,携静闻骨灰,一路步履不停,最终把静闻埋葬在了鸡足山。这份至死不渝的友谊,让人感动。

昆明徐霞客纪念馆徐霞客像 杨峥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明徐霞客纪念馆徐霞客像 杨峥 摄

380多年前,徐霞客万里遐征走进云南开启了一年零九个月的云南之旅,足迹遍及曲靖市、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保山市、临沧市、德宏州等10个州市的46个县留下了篇幅达25万字的《滇游日记》。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