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舍

一段故事的结局,其实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来。

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之一,便是对方的家庭。

心理学家武志红讲过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朋友,很爱自己的妻子,可是有一天,这个人却找到武志红对他说:“我感觉我快疯了,我爱我老婆,但是我却和别人发生了关系。”

很奇怪的表现是不是?明明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什么会背叛婚姻?

武志红仔细分析后给出了答案,简单来说,男人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他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他的父母感情不合,父母和母亲都曾背叛过婚姻,两个人真的是在凑活过日子。

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下意识对婚姻具有不信任感,即便很爱妻子,也会认为婚姻不值得用心维持,这是受到了“刻板效应”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再少数。

很多受到家庭影响的人,面对婚姻时会做出不理性的判断,背叛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忠”、“不负责”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换句话说,一个人对待婚姻的方式,与他的家庭观有关,那些能陪你过一辈子的人,一定是“家庭观”正的人。

接下来,我们先从什么是“家庭观”说起。

01

什么是“家庭观”?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现实中的感情,比这句话现实得多。

有人在妻子生孩子时,在产房外担心到浑身发抖;有人在妻子生完孩子不自觉喊疼时,冷漠回复至于吗。

有人在自己出车祸时,对消防员说“我妻子打电话了,你们别说话”;有人在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后,指责妻子连孩子都照顾不好。

这些都是上过新闻的故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婚姻,却有不同的结局?

家庭观就是答案。

社会学对家庭观的解释是:“个人对于家庭事务所抱有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念,也是个人心中家庭意义与目的及理想的标准,影响着个人经营家庭生活与家庭相关事务的决定。”

通俗一点的解释是,一个人对待伴侣的态度、对待婚姻的态度,往往是家庭观决定的。

那些下班就着急回家帮另一半分担家务,家里有事愿意操心的人,不一定真的爱才这样做,但有可能他们自己觉得就该这样做。

就像当初的林语堂。

林语堂和廖翠凤结婚之时其实并不爱对方,那个时候的他刚和深爱的女友分手,他娶廖翠凤仅仅是因为对方不嫌弃他穷。

即便没有爱情基础,林语堂也深知自己应该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

他会在妻子因为一些小事生气的时候耐心哄她,会在妻子做饭的时候在一旁帮忙,会在妻子想认字的时候认真教他。

甚至从刚结婚,林语堂就烧掉了自己的离婚证,他的理由是“这个东西离婚才用得上”。

林语堂爱廖翠凤吗?

刚开始也许没多爱,可即便不爱,他也懂得该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如何当好一个丈夫,如何疼爱自己的妻子。

这就是“家庭观”正的人才会有的表现,当你把另一半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把家当成自己的栖息地,那么彼此陪伴一辈子也不是难事。

既然如此,什么样的人是“家庭观”正的人呢?他们又有什么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