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训营最后一天的现场招聘中,28名学员全都拿到了企业的面试通关卡。李士坤摄

“我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在校期间参与过统计相关的许多项目,比如完成关于心脏病与各项指标的相关影响分析,光亮与声响对午休睡眠影响的分析等……”1月5日下午,小朱镇定自若地走上讲台,面向十几位企业负责人进行求职路演。这一回,他穿上了西装,摘掉了口罩,没有再脸红,声音洪亮,自信满满。

刚一开年,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工作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1月3日至1月5日,2024年北京市首期求职能力实训营在丰台区创新大厦开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28位青年学员的新年愿望。

创新就业服务模式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海投简历,都石沉大海。”“面试的时候不知道该和面试官说点什么。”这是在采访求职的毕业生时听到最多的困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些时候并非因工作能力不足,而是他们缺乏求职的技巧。

“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项目是国家和市级试点项目,也是新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目的就是给青年群体送去求职路上他们最需要的,通过集中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找工作。

开营前期,丰台区依托市、区、街镇三级公共就业平台多渠道招募学员,并将房山受灾地区的重点群体纳入招募计划。

小隗是来自房山区的一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去年的暴雨后,他找工作的事也搁置了一段时间,这次乡里特意给他发了通知。

茅以瑞家住顺义,从网上看到了信息主动报名,每天倒两个多小时的公交地铁,来丰台上课。

实训里学“干货”

就业创业导师从发现职业机会、简历制作投递、提高面试技巧、求职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学员的求职能力。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用数据或百分比指标来量化自己的业绩和技能,不要写‘按照公司的生产要求和流程规范完成本道工序’,而是要强调‘产量每天约在300个左右’,最直观地摆出我们的成绩……”

三天的课程听下来,学员们受益匪浅,尤其是那些在求职道路上屡屡受挫的毕业生,终于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1月4日下午,实训营举行了一场模拟面试。好几位企业负责人,用真实的面试情境给学员们来了一场沉浸式面试。

学员小朱紧张得涨红了脸,磕磕巴巴地做着表述。“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次面试,不太适宜上来就问薪酬待遇、有没有交通补助。”“面试的时候最好着正装,更显严肃庄重。”“今天全场只有你一个人戴了口罩,可以在进门时向面试官说明情况,比如‘对不起,我感冒了,为了防止传染大家,所以戴了口罩’。”面试官直言不讳地给出指点,小朱茅塞顿开。

“实考”中都通关

认识到自己面试时存在的问题,小朱抓紧改正。1月5日下午,一场真实的招聘成了学习成果的检验场。在这场真实“大考”中,小朱优异的表现获得了面试官的垂青,顺利拿到了企业的通关卡。

本次求职能力实训营,为青年群体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参加双选会的全部学员均与招聘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学员冯姝彤凭着课堂上与创思孵众创空间的就业创业导师肖红的互动,让肖红一眼断定“这是棵好苗子”。在活动中途,肖红就跟冯姝彤进行了详谈,有意录用她到公司工作。

下一步,北京将在全市推广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市、区、街镇三级联动,举办符合辖区特色的求职能力实训活动,通过“个体指导+团体指导”的组合方式,为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职业指导。

就业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2023年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了3200余场招聘活动,为重点群体提供线上线下职业指导服务61万余人次,切实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优化促进就业政策、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进创业带动就业……2024年一开年,各类就业服务正在全面铺开。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