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吾城吾歌”作为系列活动

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从港湾之畔到金融街区再到大型场馆

1场启动歌会、8场互动歌会

1场歌会盛典

十度成功唱响,始终致力于

将深圳打造成中国民谣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6日晚,“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新年献唱音乐会在深圳唱响。

1月6日晚,“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新年献唱音乐会在深圳宝安体育馆热烈唱响,罗大佑、老狼、房东的猫、张磊、好妹妹等跨越不同年代的民谣歌手和乐队等共同唱响2024年属于深圳的民谣新篇,不仅唤醒了深圳人的青春记忆,还激活了人们更多的生活遐想和未来之思。

新年歌会:

跨越时空的民谣“对话”

当晚音乐会由“青春不散场”“所念皆星河”“今晚月光那么美”“所有光阴皆为故事”等部分构成。作为“吾城吾歌”第一季新年献唱音乐会,从演出阵容、主题深度、观感体验、原创作品四大维度较之前演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绽放出深圳蓬勃的文化自信。

罗大佑创作于1980年的《光阴的故事》、老狼在1994年首唱的《同桌的你》、好妹妹在2013年推出的《你曾是少年》,以及房东的猫在2023年最新发行的《边界》等……让人泪流满面的瞬间太多。这群记录民谣历史的民谣歌手和乐队,汇聚在“吾城吾歌”的舞台,也完成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民谣“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大佑

“吾城吾歌”带着深圳的诚意,与民谣歌手、乐队双向奔赴,迎来属于民谣的高光时刻。不少观众表示:现场此起彼伏的大合唱,就是民谣直抵人心、汇聚人心的生动见证。活动上,罗大佑感叹光阴似箭,称童年是每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回忆。

历时三月:

打造深圳人的文化名片

在空间结构和灯光造型的加持下,新年献唱歌会以更为丰富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缔造民谣视听感官。“吾城吾歌”总导演夏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的舞台设计成了一棵树的形态,寓意民谣是一粒种子在深圳这座城市生根发芽,“吾城吾歌”第一季历时近三个月,作为一个民谣系列活动,这在深圳历史上绝无仅有,希望通过这样长时间、高品质的民谣歌汇,将“吾城吾歌”打造成让每一位深圳市民感到骄傲的文化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观众倾听歌手演唱。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在民谣歌汇期间,大批文艺界人士和年轻音乐人来到深圳,深入感受深圳,写深圳、唱深圳,参与民谣歌曲创作活动,创作出诸多彰显“深圳气质”的民谣佳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征集了160首原创佳作,《青山》《深圳河》《笑印》等多首新歌在本次新年献唱音乐会首发,用民谣之声传唱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深圳故事。

汇聚力量:

10场歌会吸引27城歌手

2023年10月的那场启动歌会,让深圳的民谣DNA彻底动了。从马条、HAYA乐团、赵照、张尕怂、隔壁老樊、韩小九,到万晓利、与非门+、邓智伟、河床乐队,再到此次新年献唱音乐会的罗大佑、老狼等殿堂级歌手,汇聚了来自27座城市的近50组民谣音乐人。

“吾城吾歌”系列的成功不仅在于歌手的演绎和民谣的动听,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共鸣和湾区融合。众多民谣歌手来深参与,真正呈现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推动湾区各城文化交融的成效,形成了以民谣为媒介,“湾区同一心”的情感连接,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吾城吾歌”作为系列活动,由歌会展演+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热度排行榜+歌曲征集+创作采风+民谣沙龙等多板块组成,这或许是属于深圳民谣的创新思路和厚植原创土壤的不变初心,通过多方参与的形式为民谣呈现更多可能。此次新年献唱音乐会的举办只是暂告一段落,歌曲征集和创作采风还会持续,“吾城吾歌”新一季亦已筹备,持续助力深圳民谣重镇乃至原创音乐高地的建设。

本文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编辑 | 陆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