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三名高中生——夏嘉音、张梓童、陈秋渔化身“社区规划师”,在闵行区虹桥镇华光花园小区共同完成了一项关于小区交通引导标识提升研究的课题调研报告,以青春之智推动社区自治,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小区交通标识有点“乱”

建于1995年的华光花园是一个多高层混合小区,除了幼儿园和门面房,共有93个居民门栋。由于小区分四期建造,门牌号呈跳跃式排列,导致在交通引导上存在不少问题,外来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快递员走错和迷路等情况时有发生。

“比如说62、63、64、65号在最南面,相近的66号却在北面。住了多年的老住户还好,如果是新住户,或者是走亲访友,尤其是外卖快递员进入华光花园时,常常会晕头转向。”华光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主任杨慧民介绍说,尽管小区在2018年经过“美丽家园”改造工程后,交通与停车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交通引导混乱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

这一现状能否得到彻底改善?就在杨慧民思考这一问题时,居住在小区的一名高中生夏嘉音找到居委,提出了希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为社区治理出一份力的想法。

“随后,小区涌现出了一批热心的志愿者,夏嘉音就是其中之一。小区居民主动站出来参与社区治理,我们是非常欢迎的!巧的是,我们华光花园居民区在2022年初成为上海市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基地,我们也倡导和鼓励,在校中学生以校外社会实践方式,作为公益性第三方调研员或规划师身份参与社区治理。”杨慧民表示,社会实践的内容也是现成的,那就是如何提升小区交通引导标识。于是,一场“双向奔赴”的调研由此展开。

三个高中生发起调研

2023年暑假,夏嘉音与两名同学组成了一支调研小团队。在居委会的指导下,三人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取证、资料收集汇总、对策头脑风暴、提出推荐方案”等方式,分析小区交通引导面临的问题与痛点,为提升小区交通标识提供合理化建议。

三人首先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小区微信群发起了线上调查,调查小区居民对小区交通引导标识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居民认为小区交通标识数量不足、缺乏连续性,布局不够醒目,逻辑性不足。特别是在小区中央绿地大环道与各干道交汇处、三岔路口与十字路口等位置,交通引导判别容易出错,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有了这些线上收集的数据还不够,三人决定实地到小区里走一走,看一看,详细测量每一个标识牌的高度、长度和宽度。 在实地调研中,调研小组发现了更多问题:标牌位置及高度不够明显,易被遮挡;部分楼栋侧墙的楼栋号牌存在色彩不明显、易被遮挡的问题。

三人总结了交通引导标识存在的四大痛点——乱、少、断、弱。小区分四期建设,在小区内形成5个楼栋连号板块具有随机性,再加上其中有6个跳跃编号,造成小区内的分区较乱,缺乏连续性;小区的交通引导标识基本集中在中央绿地大环道,在次干路与支路交汇处缺少必要的引导标牌与地图;因为分区较乱以及信息较少,造成交通引导的连续性被打断,外来车辆无法进行明确的逻辑判断;在中央绿地大环布置的引导标牌,由于布局位置、高度、大小以及受到停车位车辆遮挡等影响,不够醒目,信息容易被搞错。部分楼栋侧墙有楼栋号牌,但色彩不明显且易被遮挡。

结合居民建议和实地调研情况,调研小组提出了提升小区交通引导标识四点对策:结合分区引导,加强更直观的流线引导;在关键判别点补充引导信息及地图;保证流线引导的信息连贯性,用蓝色与绿色区分主、次流程信息;加高加大标识牌,去除车辆、树木等障碍物。

“纸上调研一定落实!”

当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提交到居委时,杨慧民感慨地说:“这群孩子非常认真,给到的解决方案合理可行。这次调研为小区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对于孩子们关心的何时将纸上调研报告付诸实践的问题,杨慧民表示,社区一定会落实到位!听到这个“承诺”,夏嘉音表示自己“很激动,很开心,也很期待。”想到自己和同学为社区治理做点贡献,让自己居住的小区变得更宜居,就觉得一切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杨慧民透露,当前,华光花园正在筹备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小区物业也处于临时托管状态。一旦业委会选举完成,小区物业竞聘成功,提升小区交通引导标识的工作将纳入日程。

社会实践是孩子们成长的大学校、大熔炉和大舞台。我们鼓励更多在校学生成为社区规划师,为基层治理献计出力。作为闵行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我们将继续为孩子们创造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所长,为改变社区面貌出谋划策;同时我们也会为他们提供支撑,让他们能够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夏嘉音小朋友开了个好头,希望接下来能带动一批小区里的小小志愿者走出来,共建美丽家园。”杨慧民表示。

供稿:闵虹

编辑:傅晓梅 虹桥融媒体分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