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急性轻度缺血性卒中(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范围为0~42分,评分越高表明卒中越严重)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初始事件发生后,90天内卒中复发的风险约为5%~10%。既往研究显示,在急性轻度卒中后早期(≤24小时)开始治疗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卒中的复发风险。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脑缺血发作后72小时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近期发表于NEJM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轻度缺血性卒中或疑似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高危TIA患者中,在症状发作后72小时内开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患者90天时新发卒中的风险较低,但中重度出血风险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来源:NEJM

研究者在2018年9月17日~2022年10月15日中国222家医院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2×2析因试验,共筛查了11431例未接受溶栓或血栓切除术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或疑似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高风险TIA患者,并将6100例患者在症状发作后72小时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氯吡格雷(第1天300 mg,第2~90天75 mg/天)+阿司匹林(第1天100~300 mg,第2~21天100 mg/天)治疗,或匹配的氯吡格雷安慰剂+阿司匹林(第1天100~300 mg,第2~90天100 mg/天)治疗。

析因试验设计的这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比较立即与延迟他汀类药物治疗)之间无相互作用(此处未报道)。主要疗效结局为90天内任何新发卒中(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次要疗效结局为90天内心血管事件(卒中、心肌梗死或心血管原因死亡)、缺血性卒中、TIA、心肌梗死、心血管原因死亡和不良功能结局的复合终点(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6分)。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岁,女性占35.8%。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基线时的特征相似。共有87.2%的患者在症状发作后24小时且不超过72小时被随机分配至治疗组,有12.8%的患者在症状发作后不超过24小时被分配至治疗组。

在主要疗效结局方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222例(7.3%)、阿司匹林组279例(9.2%)患者在90天内新发脑卒中(风险比,0.79;95% CI,0.66~0.94;P=0.008)。

在次要疗效结局方面,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有229例(7.5%)、阿司匹林组有282例(9.3%)患者发生了复合心血管事件(风险比,0.80;95% CI,0.67~0.96)。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缺血性卒中的总体风险为6.8%,阿司匹林组为9.0%(风险比,0.75;95% CI,0.63~0.90)。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TIA的风险为0.7%,阿司匹林组为1.3%(风险比,0.54;95% CI,0.32~0.91)。

  • 卒中或TIA的严重程度在90天内发生变化,结合改良Rankin量表结果,研究显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卒中或TIA的结果更好(共同优势比,0.76;95% CI,0.64~0.91)。

  • 其他次要结局见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要疗效结局(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安全性方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有27例(0.9%)、阿司匹林组有13例(0.4%)患者发生中重度出血(风险比,2.08;95% CI,1.07~4.04;P=0.03)。

总的来说,在轻度缺血性卒中或疑似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高危TIA患者中,在症状发作后72小时内开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患者90天时新发卒中的风险较低,但中重度出血风险较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NEJM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前沿进展、临床干货等主题均可,。

参考资料

[1] Gao Y, et al., (2023). Dual Antiplatelet Treatment up to 72 Hours after Ischemic Stroke.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oa2309137.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