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梅殷为驸马都尉,尚宁国公主。终洪武一朝,太祖一共册封了十四名驸马都尉,可以说梅殷是太祖最喜爱的一个女婿。

首先,宁国公主的身份不一般,她是太祖的嫡长女,而且太祖和马皇后也挺宠爱这个女儿。爱屋及乌之下,太祖自然对梅殷也另眼相看了。

其次,梅殷的出身和为人也不差,梅殷是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也算是名门之后。梅殷本人也不是个纨绔,他精通经史、性格恭谨善谋略、待人友善,在朝堂内外口碑都很好。《明史》记载:“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从子也,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时李文忠以上公典国学,而殷视山东学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

朱元璋不但下敕褒奖、常委以要务,在临终前还托孤于梅殷,让他用心辅佐皇太子朱允炆。“帝春秋高,诸王强盛。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

建文三年(1401年)冬,发起靖难的燕王朱棣,因无法在山东打开局面。决定孤注一掷,直接南下攻击京师。在南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朱允炆任命梅殷为总兵官,镇守重镇淮安,希望他能守卫他的皇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朱棣大败建文帝军队,平安、马溥、徐真等将领皆被俘虏,此时的朱棣虽然屡次大胜,但因为是孤军深入南方,并不想与梅殷缠斗。因此派使者向梅殷施压,以入京为太祖进香为名,要求梅殷倒戈或者借道给燕军南下。梅殷早就看穿了朱棣的诡计,“燕兵破何福军,执诸将平安等,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殷答曰:‘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王大怒,复书言:‘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纵之,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王为气沮。”朱棣见状气急败坏,但毕竟不能把自己的妹夫如何,只好率军绕开淮安取道扬州,攻下了南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破京师并于当月十七日登基称帝。虽然建文政权已经垮台,梅殷出于对太祖的承诺也没有向朱棣称臣服软,而是继续率兵驻守于淮安与朱棣对峙。为防止建文一党聚集到梅殷麾下,朱棣逼迫妹妹宁国公主写下血书劝梅殷返回京师。“王即帝位,殷尚拥兵淮上,帝迫公主啮血为书投殷。殷得书恸哭,乃还京。既入见,帝迎劳曰:‘驸马劳苦。’殷曰:‘劳而无功耳。’帝默然。”

虽然放弃了军事抵抗,但是梅殷并没有放下心里对朱棣的鄙夷和不甘。梅殷在返回南京前干了一件让朱棣尴尬不已的事情。

朱棣登基后为彰显自己获取皇位的合法、合理性,首先就否定了朱允炆的皇帝身份。他取消了朱允炆的“建文”年号,将当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梅殷则在淮安为建文帝发丧,追谥孝愍,“黄彦清,歙人。官国子博士,以名节自励。坐在梅殷军中私谥建文帝,诛死。”在梅殷返回京师时,朱棣选择亲自迎接。希望以此表达善意,实现和解。“驸马都尉梅殷,拥重兵淮上。文皇既即位,迫公主。公主,高皇后长女,大长公主也。公主啮指血作书招殷。中使至,殷得书恸哭,询建文帝所在。中使曰:‘去矣。’殷曰:‘君亡与亡,君存与存,吾姑忍俟之。’乃还京,见文皇。文皇曰:‘驸马劳苦。’殷曰:‘劳而无功,徒自愧耳!’文皇衔之。”朱棣的杀心大概在这一刻就定下了。

此后朱棣为搜集他的小辫子,派人监视梅殷的一举一动,甚至派亲信趁夜潜入梅殷府中查找他的“罪证”。“久之,殷不能平,时见词色。文皇尝夜遣小中官潜入殷第,察之,殷愈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

永乐二年(1404年),觉得皇位已经稳固的朱棣决定动手处理掉这个“隐患”。“永乐二年,都御史陈瑛奏殷畜养亡命,与女秀才刘氏朋邪诅咒。帝曰:‘朕自处之。’因谕户部考定公、侯、驸马、伯仪仗从人之数,而别命锦衣卫执殷家人送辽东。”女秀才并不是参加科举获取功名的女性,是赏赐给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宫女的“官职”。这类宫女可以从事文书、礼仪、服饰等相对轻松的宫廷事务。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明年冬十月,殷入朝,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殷笪桥下,溺死,以殷自投水闻。都督同知许成发其事。帝怒,命法司治深、曦罪,斩之,籍其家。遣官为殷治丧,谥荣定,而封许成为永新伯。”

宁国公主得知丈夫死讯后,跑到宫中找朱棣大闹:“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帝曰:‘为主迹贼,无自苦。’寻官殷二子,顺昌为中府都督同知,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赐公主书曰:‘驸马殷虽有过失,兄以至亲不问。比闻溺死,兄甚疑之。都督许成来首,已加爵赏,谋害之人悉置重法,特报妹知之。’瓦剌灰者,降人也,事殷久,谓深、曦实杀殷,请于帝,断二人手足,剖其肠祭殷,遂自经死。”朝堂和宗室的压力,让朱棣不得不亲审此案。但是这一审,却让朱棣更加尴尬了。

面对朱棣的问讯,谭深和赵曦二人对于谋害驸马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宣判他们死刑时,二人为保命,情急之下当众供出了背后的“谋主”——朱棣。尴尬的朱棣只得迅速处死二人结案了事。《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年冬,早朝,都督谭深、指挥赵曦令人挤殷死笪桥下,诬殷自投水死。都督许成发其事,文皇罪深、曦。二人对曰:‘此上命也,奈何杀臣!’文皇大怒,立命力士持金瑵,落二人齿,斩之。”

这事是不是朱棣指使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朱棣的意思。

首先,梅殷和谭深、赵曦二人,除了《明太宗实录》里记载了一句他们“有隙”外,再没有别的仇怨录于史籍了。如果他们真的是仇杀,朱棣不太可能不说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殷

其次,就算是 “有隙”也不至于杀人。不然光赵曦这个锦衣卫就得私自干掉多少看他不顺眼的人呀? 而且明初的时候,驸马可比指挥使要值钱得多,何况是梅殷这种深受太祖恩宠,统领过朝廷大军的驸马。这不是他们俩想杀就能随便杀的。但是也可以肯定朱棣没指使二人在上朝的路上把梅殷推下水淹死,朱棣大概率是让二人想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梅殷,只是这二人自以为是地选了这么个最蠢的办法。

结果二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把杀人犯这个标签直接刻到了他们主子的额头上,实话说朱棣没有灭他们的族已经很仁慈了。

从朱棣除掉梅殷的过程可见其内心之狠毒,手段之卑劣。事实上,这也是朱棣本性的反应。不久,朱棣封了梅殷的两个儿子为官,《国朝献征录》记载:为了给妹妹一个交代,朱棣给俩外甥都安排了个官,但也敲打了一下:“公主谨护二子顺昌、景福。上以顺昌中府都督,景福旗手卫指挥佥事。赐手书二甥曰:‘朕不念尔母,尔安得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