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一统六合,天下想望升平,谁知武帝司马炎去世,坟土未干,祸起萧墙,终于引发“八王之乱”。二十年间,同室操戈,“拥众各逞其威,连兵竟灭其本。”终致永嘉之祸,怀、愍行酒虏廷,北方大地沉沦,五胡纵横。天下大乱极坏几百年至隋朝而后止。

一、汝南王司马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亮(?——291),字子翼,河南温县人,司马懿第四子。清警有才用,惠帝即位,贾后诛外戚杨骏,入朝拜太宰、录尚书事,与太保卫灌辅政。惮忌楚王司马讳职司近禁,有勋而好立威,欲夺其兵权。不料贾后指使楚王司马玮,矫诏出兵包围司马亮府第,在此危急关头,司马亮犹豫不决,“温和之姿,失于无断”,终于死于乱兵之中。

二、楚王司马玮

司马玮(271年——291年),字彦度,河南温县人,司马炎第五子。为人开济好施,能得众心。入朝任卫将军。诛杨骏有功,“习果锐之性,遂成狠戾”,多立威刑,朝廷惮忌。司马亮总理朝政,司马玮职参近禁,因贾后用诈,挑拔离间。举兵杀司马亮、卫灌,构怨连祸,终遭非死,时年二十一。而贾后借刀杀人,终收刺虎持蚌之利。

三、赵王司马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伦(?——301年)字子彝,河南温县人,司马懿第九子。庸琐不知书,无智策,累镇邺城、关中,入朝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受制于心腹孙秀,潜构异图,煽成奸慝。害太子、诛贾后,废惠帝,僭位自尊,凶暗之极,终致三王起兵,众叛亲离,身诛名败。

四、齐王司马冏

司马冏(?——302年),字景冶,河南温县人。司马炎之侄,司马攸之子。司马伦篡位之际,司马冏受宠臣孙秀排挤,出镇许昌,以名父之子,唱义勤王,三镇连兵,以仁惠驭众,摧伪拯鼎,抜乱反正。迎惠帝复位,策勋论功,进大司马,加九锡,权倾中外,居功自伐,逞心纵欲,终致大失人心,而祸生肘腋,为长沙王司马冏举兵诛杀。怀帝即位,追赠侍中、大司马,谥号“武闵”。

五、长沙王司马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乂(277年——304年)河南温县人,司马炎第六子。忠慨迈俗,开朗果济,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声。因楚王司马玮被杀,贬常山,响应三镇起兵,论功累迁骠骑将军,因不满司马冏专权,与河间王颙暗通款曲,为内应,举兵挟驾捕杀司马冏,后来与司马颙、司马颖争权夺利,构衅争端,兵连祸结,为司马颙部将张方杀害,终年二十八。

六、成都王司马颖

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河南温县人,司马炎第十六子。参加讨伐司马伦,效立各扬。先后联合司马颙讨伐司马冏,谋害司马乂。入总大权,出居重镇,册为皇太帝,镇邺城,遥控朝廷,然犯顺争强,兵连祸结,至于事穷势蹙,终为司马虓长史刘舆矫诏赐死,终年二十八。

七、河间王司马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颙(?——306年)字文载,河南温县人,司马孚之孙,少有清名,轻财爱士,为藩王表率。合从司马颖,争强犯顺,任李含之狙诈,杖张方之陵,遂使司马冏丧身,司马乂授首,逞无君之志,矜不义之强,安忍无亲,终致颠陨。

八、东海王司马越

司马越(?——311年),字元超,河南温县人,司马馗之孙。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之节,为国人所宗。纠合同盟,创为义举,先后击败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拥立怀帝,独揽大权,然匡复之功未立,陵暴之衅己彰,出征入抚,败国丧师,有震主之威,蓄无君之志,终致州郡携贰,上下崩离,祸结衅深,忧惧成疾而卒。

以上八王,为武帝司马炎三个儿子(玮、乂、颖),一个侄子(冏),二个叔叔(亮、伦),二个堂兄弟(颙、越)自贾后起祸成端,八王同门操戈,二十年之间,殊途同归,身死国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