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哈尔滨的冰雪和早市成为了无数南方人纷纷奔赴的诗和远方。

东北早市上挤满了南方人,让东北的冬天也更添了一丝滚烫的烟火气。

本地人和南方人的鲜明对比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差异,东北大哥甚至能一眼看出早市上的南方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在这波旅游季中成功火出圈,泼天的富贵终于也轮到了东北。

东北人也很实在,拿出了看家本领来招待南方朋友,热气球,小企鹅,人工月亮,松花江上气垫船漂移。

许多东北人纷纷直呼:

“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年后公主们走了,你别给我又收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大哥精准分辨南方“小土豆”

南方给人的感觉是娇小可爱,温柔内敛,而东北貌似是南方的对应词,豪爽大方,热情爽朗。

东北大哥们说话不自觉的夹子音,生怕吓到了南方的“小土豆”,让众多南方网友惊呼“他们平时不这样说话吗?”“没听出来夹呀”。

东北人表示,只要最后一句带了“嗷”的,那就是在哄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人的热情好客俘获了一众南方游客的心,“公主”“小土豆”的称呼也成为了对南方人独特的爱称,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来自南方的朋友们的接纳和欢迎,不存在嘲笑南方人身高的意思。

在面对南方“小土豆”时,东北人也能一眼分辨出来,实现精准“出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语言问题,东北味十足的普通话一直是东北人的一大特色,而南方也有其独特的口音。

因此从说话上就很好分辨到底是不是南方人。

南方很多地方没有冬季,也很少下雪,因此,雪成为了很多南方人的执念,同时这也导致很多南方人对寒冷的理解有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经历过寒冬的东北人在保暖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是以深色服饰为主,耐脏耐穿,保暖性是选择冬衣的主要依据。

来东北的南方“小土豆”显然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穿浅色或鲜艳羽绒服,戴着小棉帽,有的还有耳套,这御寒三件套成了在东北旅游的南方朋友的标准穿搭。

在哈尔滨的旅游胜地冰雪大世界,一群南方人全部头戴小棉帽,随着音乐节奏舞动,冰雪大世界秒变蹦迪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早市

哈尔滨早市是来东北旅游必不可少的打卡地点。

南北方的饮食差异让南方游客对哈尔滨早市更多了一份好奇和期待,于是哈尔滨早市沦陷了。

前有淄博八大局,现有东北早市,美食也是一个旅游胜地不可或缺的因素,东北的美食为东北旅游增添了一大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烤冷面,油炸糕,肉蛋堡,无限续杯的大碴子粥等等让南方游客纷纷惊叹东北的早市,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主打量大实惠。

东北人买白菜都是几千斤的买,而在南方论颗卖,甚至买菜可以提供削皮,切块服务,这在东北简直闻所未闻。

许多东北商贩为了南方游客的旅游体验,可以说是打破了自己的“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冻梨切了摆盘,菜市场萝卜切片。

哈尔滨街头的巨无霸糖葫芦,不买不要紧,免费让女生拿着拍照,还帮忙找角度,摆姿势。

其实在很早之前东北早市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很多网红博主来探店东北早市,挑战100元吃遍东北早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早市可以说早已名声在外,只不过那时的东北早市更多的是宣传美食的物美价廉,而现在则加上了热情好客,真诚质朴。

东北旅游的热潮也为东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淄博烧烤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但其中或多或少地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东北也没能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票风波

作为东北旅游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重头戏,开园首日就接待了4万多名游客。

为了能够实现游乐设施利用最大化,提升游客游玩体验,冰雪大世界实行了预约机制,错峰分流游客,帮助游客有效规划游玩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机制引发了此次“退票”事件,很多游客表示预约后仍无法进场,约上后仍要排队等等。

后来事件逐渐在网上发酵,哈尔滨旅游的形象受到了损害,随后市文旅局和冰雪大世界官方先后纷纷出来承认错误,态度良好,并且表示会采纳游客意见,及时进行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事件的发酵过程中,也有不少网友纷纷力挺官方,认为是部分游客在恶意退票。

但不管怎样,哈尔滨官方及时的回应,让网友和游客感受到了很大的诚意,格局一下就打开了,此次事件的负面影响也降到了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人和南方人频频互动,很多网友说这是东北大汉处了一个柔情似水的南方姑娘。

东北人不拘小节的豪爽性子也让很多游客宾至如归,好感度暴涨,这波热度属实被东北人准确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