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年伊始,中国股市经历了开年的"四连阴",令股民们感到沮丧。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的高薪话题却引起热议。传言中的“限薪350万元”更是让人咋舌。曾经耀眼无比的基金经理如今在业绩低迷的大环境下,不得不面对越来越低的“估值”。

在2023年就业市场整体低迷和裁员浪潮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成为了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尽管面对经济和业绩的双重压力,基金行业似乎仍保持较高的薪酬待遇。

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高薪酬是否会成为引起投资者的不满因素?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投资正在遭受损失,而公司内部员工却依然享受着高薪待遇。这种高薪与业绩不振的反差,很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开始质疑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利益分配是否合理。

博时基金展现高薪诱人的真面目

博时基金展现高薪诱人的真面目

从现有的公开资料来看,在2024年的校园招聘中,博时基金提供给应届生的起始薪资约为每月1.5W,全年总薪酬在25W至35W人民币之间。对于金融科技类岗位,如开发经理,年薪约为35W,换算成月薪大约是2.9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时基金对于应届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待遇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竞争力。

在2021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博时基金金融科技专场宣讲会的推文,标题为“信息技术部开发经理年薪约35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2年的校园招聘中,博时基金为信息技术部的开发经理岗位提供的年薪约为35w。除了具有吸引力的起始薪资,博时基金还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员工提供岗位晋升和调薪的机会,显示出公司对人才发展和激励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时基金在薪酬待遇方面的表现确实令人瞩目。对于许多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需要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可能达到的薪酬水平,在博时基金,毕业生刚加入时就已经能够享受到,起步就是巅峰,这在业内可谓是非常优厚的待遇。

数据显示,博时基金的员工中,有高达57.3%的人月薪在30K至50K之间,即便这一比例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下降了12%),这个薪酬区间仍是最多员工所处的水平。而对于硕士学历的员工,平均月薪高达39.7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就业市场中,博时基金以其高薪和全面的福利待遇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的理想选择。提供的福利包括五险一金、补充医疗保险、餐饮和交通补贴,以及协助解决户口问题。尤其对非金融专业的应届生来说,这样的待遇极具吸引力,还得是基金公司啊。

在2023年,当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挣扎时,博时基金的校园招聘offer成为了众所羡慕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待遇仅仅是针对应届生的,对于公司的正式员工来说,他们的实际薪酬只会更高。但通过这些校招offer,我们可以窥见基金行业高薪的一角。

业绩落后:高薪体系受审视

业绩落后:高薪体系受审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时共有员工802名,其中拥有博士39人、硕士545人、学士204人。官网是这么介绍的:

在博时投研团队中,公募基金经理90人,平均任职时长超过7年。公司多位员工为海外归国人员,其中毕业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外名校的员工多人。

这样的人才构成,放到哪里都是顶尖的人才队伍。

而人才始终是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顶尖人才。顶尖人才往往意味着高薪。这种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在于它的市场化特性,即优秀的业绩应当对应高薪酬。

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是,尽管基金行业的薪酬普遍偏高,但这并没有完全反映在业绩上。许多基金公司尽管支付了高额薪资,但其业绩却并不令人满意。

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博时基金目前在管基金产品总数为632只。然而,在近一年的表现中,这些基金产品的成绩参差不齐。其中,涨幅超过5%的产品仅有39只,占比较低。更令人关注的是,有高达51只产品的跌幅超过了20%,其中7只产品的跌幅甚至超过了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博时基金有21只产品自成立以来的跌幅超过了40%,而有51只产品的跌幅超过了30%。

如此惨淡的业绩,博时基金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也对自身品牌造成了影响。尽管目前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在监管的引导下正经历降费的趋势,博时基金在上半年仍实现了不俗的净利润,对公司而言,今年似乎又是一个盈利丰厚的年份。

然而,在向股东交付良好业绩的同时,博时基金如何向投资者解释其业绩不佳所带来的损失?

在基金行业,高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首先,即使基金公司出现亏损,管理费和托管费等仍然照常收取,使得基金公司收入稳定,而投资者承担全部亏损风险,引发不满。

其次,面对亏损,基金经理无需公开回应或承担责任,维持高薪,这加剧了投资者的不满。去年基金业绩普遍不佳时,没有基金公司或经理主动解释、道歉或减薪,使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疑虑和不满进一步加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