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之间的割据政权除了王莽以外都算不得真正的皇帝,历史上连王莽的帝位都不承认,更何况其他九个人呢,不同于正史上的皇帝,两汉之间的十个人更多的是短暂的割据政权,没有资格改元称帝,更像是秦末的六国遗少,像隋末时期的皇族后裔,虽然个个以皇帝自称,大多却是别人手中的傀儡,没有任何政治资本,跟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本质差距较远。

这十个人分别是:亡汉建新的穿越者王莽、默默无闻的更始帝刘玄、掌中玩物刘婴、邯郸称帝的王朗、蜀地称雄的公孙述、抓阄上位的刘盆子、睢阳梁王刘永、铜马领袖孙登、淮南王李宪、故事大王卢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汉之间割据势力

王莽这个人熟悉历史的人都很清楚,第一位有史以来禅让得到皇位宝座的皇帝,为此还把玉玺摔破一个角。王莽的为人真真假假,有人说他虚伪,有人说他是道德的模范,后世当中能够跟他比较的也就是皇叔刘备了,不过刘备最终成功的建立了蜀汉,而王莽却死在了屠刀之下。

王莽的新朝处在两汉之间,可以说是这段时间唯一正统的皇帝,原本众望所归的王莽得到皇位以后安安稳稳的过个几十年就可以,可他非要来个锐意进取,结果一些不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想法和改革措施彻底惹怒了他的那些信徒,不光普通老百姓要反他,连上层贵族都看不下去了,最终王莽引发了汉末以来最大的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更始帝取代了王莽的位置,新朝灰飞烟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莽建立的新朝

更始政权是河南最大的起义军,它的前身便是风靡中国数千年的绿林军,现如今的绿林好汉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刘玄能够当上绿林军的老大跟他的宗室身份脱离不了关系。等到刘秀兄弟加入到绿林军中以后,刘玄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所以一直所向无敌的刘秀的哥哥刘縯被害,等到刘玄等人想要一展拳脚时,却发现,比刘縯更厉害的刘秀上来了。

更始政权对于历史的贡献还是有的,最起码它推翻了王莽的新朝,但是如同后世的黄巢一样,更始政权在取得胜利以后陷入到了腐化当中,最终命丧赤眉军手下,更始帝刘玄也没有逃过这一劫难,身首异处。

刘婴早在王莽时期便已经出现历史书中,毕竟两岁的时候就被王莽扶上了太子之位,随后就被摄政王王莽废掉,失去太子之位的刘婴像历代亡国之君那样成了安乐公,原本碌碌无为,小心翼翼的过好自己的一生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可惜王莽偏偏被灭了。

王莽死后,刘婴从长安跑出来了,跑到了临泾这个地方,不安分守己的他非要依仗着自己先朝太子的身份跟更始帝硬刚,贸然称帝了,结果被更始帝给干掉了,死的老惨了,像这种没事找死型的末代帝王真是少见的很,或许他仍然有一颗幸福大汉的宏图美梦。

王朗作为一个名字似乎总是出现在乱世纷争当中,西汉末年有他,东汉末年也有他,不同于东汉末的王朗,西汉末的王朗就是一算命先生,号称精通天文地理,能夜观天象,知晓天下大事,这一能力可不得了,尤其是他还四处攻击王莽,吸引了一大批刘姓后人为他撑腰,不仅甘愿为他做牛做马,还把他捧上了帝位。

在邯郸称帝的王朗小日子过的也是舒舒服服,本身就没有什么大志愿的他就想享受一下生活,可惜刘秀不同意啊,被更始帝算计的刘秀孤身一人来到河北以后,凭借着超强的人格魅力不仅收服了耿况等地方豪强,还把王朗最重要的盟友真定王刘杨弄成了亲戚,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刘秀就从一个人变成了十几万人,合着王朗倒霉,死的老惨了。

公孙述作为王莽时期的封疆大吏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最起码对得起王莽对他的栽培,等到王莽死后,公孙述的小心思就活跃了,从古到今,只要中原王朝乱了,镇守蜀地的高官没有一个不动歪心思的,大门一关就是蜀地称王,公孙述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他在蜀地称帝了。

称帝以后的公孙述倒是过了几年的好日子,那是因为刘秀没时间搭理他,结果他非要跟孟昶一样玩一波大的,刺杀了刘秀手下的两员大将,这下刘秀不干了,吴汉就来了,吴汉一到,公孙述还想跟他掰手腕,当晚就被干掉了,第二天公孙述的蜀地政权就烟消云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孙述割据蜀地

河南有绿林军,山东就有赤眉军,一个个眉毛山染成红色的山东好汉们起义了,所到之处,刘姓子孙全被俘虏了,只因为缺少一个姓刘的带头,绿林军有刘玄,赤眉军当然也要有皇族后裔,十三岁被掳来放牛的刘盆子很荣幸的成为了这个傀儡。

赤眉军虽然跟绿林军一样都是自东方起义,但是差距太大了,无组织无纪律,结果偏偏把更始政权给灭了,还斩杀了更始帝刘玄,这一下子就玩大了,作为傀儡的刘盆子慌了,下一个被杀的就是自己啊,好在刘秀来了,不仅打败了赤眉军,还拯救了刘盆子,有鉴于刘盆子正经事一件没干,刘秀也不愿为难他,就把他放了,吃喝不愁,安心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盆子成为赤眉军傀儡领袖

刘永跟他的老祖宗梁王刘武一样,有皇帝的心,没皇帝的命,当年刘武在窦太后的支持下想跟年轻的汉武帝抢一下皇位,结果差点被玩死,刘永就相对比较聪明了,一心跟随更始帝刘玄,不仅当了个实权的地方长官,还被封为梁王,可谓是光宗耀祖了。

更始帝死后,刘永觉着这天下姓刘的太多了,但是天命都不在他们那里,就在我刘永一个人身上,于是在睢阳称帝了,称帝以后的刘永像刘备一样四处借人啊,东奔西跑的拉拢一下可靠的将士,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结果玩脱了,死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之下。所以这个人呐,有多大肚子吃多大饭,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弄不好最后就要了自己的小命。

孙登可是这老几位里面地地道道的农民起义了,好歹还组建了个铜马军,听这名字就知道骑兵无敌啊,跟呼延灼的连环马估计有一拼,战斗力很强,但是这个人命不好,刚当上皇帝没多久就被干掉了,还是死于内讧,这也是农民起义最大的问题所在,一旦有了一些小成就就开始不服从管教了,无组织无纪律,要么杀老大,要么杀老二,杀来杀去把自己的人杀成了豆腐渣。

李宪跟孙登是两个极端,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士族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就掌握了组织纪律性,不仅拥有过人的才识和胆略,还能够以规矩服众,但他的野心跟实力不匹配,自称淮南王以后感觉不满足,非要称帝玩玩,结果招来了刘秀的目光,虽然抵抗了一段时间,但天选之人的气运,他又怎么能抵挡的住,不久还是死于自己的部下手中,这到跟孙登一模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归刘秀

卢芳这个人很有意思,故事编的一套一套的,谎话连篇,但就是有人信,他要是晚生个一百多年,就能带着包头吕布攻城略地了,到时候吕布也不至于被骂成三姓家奴了。卢芳忽悠的开原百姓一愣一愣的就算了,连匈奴人都上当了,非要拥他称帝,卢芳也不含糊,果断的在开原当上皇帝了。

当上皇帝的卢芳距离刘秀的大本营太远了,而且刘秀刚开始不愿意搭理他,毕竟他的位置太靠近匈奴了,等到东汉恢复生机以后,刘秀开始攻打卢芳了,一战定乾坤,刘秀对他还不错,封他为代王,继续镇守代地,结果这厮不满足啊,非要跟刘秀对着干,打不过又跑去匈奴了,然后就杳无音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