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是现阶段最佳形态AI重塑钉钉每个人、每家企业的AI助理

由此,钉钉的战略和对智能化时代的预判愈发清晰。叶军来到钉钉的三年时间里,钉钉一直走在打碎自己的路上,参见《钉钉打碎钉钉》和《钉钉打碎生态》,就是要把一个臃肿的钉钉变成一个体验更佳的钉钉。

于是钉钉做了一系列的改造,从产品顶层设计、用户体验、细节体验等各方面,让钉钉这一B端产品对C端用户更加友好。而过去这些钉钉打碎自己的手段,可以理解为大锤,小锤、钎子、铁楔子,当有了智能化之后,钉钉有了划时代的新技术手段,用一把魔法锤打碎钉钉,一切逻辑都变得不同。

到了2024年,钉钉已经是一家有7亿级用户、千万级企业客户组织的平台,庞大用户堆出海量场景,而AI Agent的关键就是用户场景把能力做到极致,钉钉魔法棒沉淀的用户需求,都会成为AI Agent的养料。

以前从钉钉自身的视角定义,钉钉是协同办公平台和业务开发平台,重新看今天的钉钉,钉钉是低门槛、高频、开放的AI智能助理平台,更加偏向用户视角。AI Agent最令人兴奋的地方,是将使昂贵的服务民主化,这与钉钉的战略不谋而合。

当一个做深价值、开放生态、低门槛普惠的钉钉,遇上了天然具备如此属性的AI Agent,钉钉没有理由不跳上通向未来的快车,新的生产力将如何塑造新的钉钉,在钉钉7.5版本发布之际,钉钉总裁叶军(花名:不穷)和钛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联席CEO、ITValue发起理事刘湘明,再次深聊拆解新时代的AI钉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钛媒体:AI发展的很快,你对未来发展趋势有什么判断?

不穷:去年AI产业的热有点像传导型的热,从美国传到国内,主要是大模型,我觉得明年局面会发生一些变化。大模型搞了一年,从上半年买卡、囤卡到下半年卡不知道干啥用,变化非常明显。我们一开始看得比较清楚,钉钉也没搞大模型,我觉得回归到根本是产生价值。

明年我们预判不是大模型唱主角,但大模型会持续进步。它进步带来的冲击力没有像去年那么大,明年更多会在产品,就是C端AI原生产品以及B端AI产品,会成为主角。

我认为,今年下半年AI Agent概念在很多业务场景会得到有效落地,这也是钉钉在7.5版本发布集中精力探索的方向。我们主动往前走一步,就是助理AI Agent形态,通过产品往前走一步,让大家看到钉钉是AI Agent的使用平台和创作平台,这是明年产品方面的发展趋势和预判。

关于SaaS,去年热的是大模型,冷的是SaaS。SaaS在中国也喊了十几二十年了,除了宏观环境和技术变革以外,SaaS确实在技术层面有些问题没解决好,所以SaaS在中国软件业发展过程中是中间形态,未来还会出现SaaS,但SaaS形态会发生变化,做成另外一种形态,从中间形态走向更加实用普惠的形态,这是大方向。

我们认为,未来将走向新SaaS,符合几个特点可以称为新SaaS:

第一是碎片化,SaaS不像以前的一体化软件那么复杂,有可能更加碎片化。

第二是交互极简,以后SaaS一定会使用AI能力来做交互,交互简单不代表以前用户界面不用了,还是LUI+菜单式多模态的交互,以后交互应该更加丰富跟极简。苹果手机创造了全新的触摸式交互,新SaaS也会创造一个新的交互,就是LUI+对话、语音、照片、菜单集合的多模态交互,会成为新SaaS的特点。

第三,AI Agent会成为SaaS标配,未来每个SaaS会自带几个 Agent, Agent可以帮助SaaS更好地完成批量工作流跟业务流,取代原来软件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前软件是解决工作流程问题,用AI Agent助理形态可以把流程性事件变得更加简单。

明年可能还有更大的变化,我预判一下,如果说大模型应用成为主流,明年应该会在关键场景出现另外形式的“张小龙”,一定在某个产品上会出现成功的产品经理。

很多技术普及是靠这些关键人,这个人不知道会在哪里产生,也许是在创业公司,也许是一个大厂或者是海外归国回来的创业者,下一个张小龙是更年轻更有想法的创业者。这是我对未来三个核心预判,AI Agent、新SaaS产品、新产品经理角色。

钛媒体:AI Agent是本次发布重点,咱们都是编程序出身,从当年Program程序到Application应用,再到助理 Agent,你觉得是不是又一次大变革?

不穷:传统PC个人电脑软件到互联网软件,是从CS到BS结构的变革,真正实现了分布式体系,从PC到移动互联网,设备发生变化,所以整个技术架构变化非常大,连语言都变革了,设计习惯、用户操作交互,以前用键盘现在都没了,变成另外一种形态的产品。

AI Agent智能时代也会发生一次变化,设备还是那个设备,可能唯一变化是设备会变得更加多样化,设备也会变成多模态,会出现很多单一小设备、专用设备,比如IoT联网某种场景下独特的设备越来越多。

不管设备怎么变,我认为这次变革跟上次有差异,主设备没变,还是基于移动端,体系已经构架好了,还是可以用鸿蒙、Android、iOS,无论是什么样的设备都可以用这些系统,跟以前PC时代BS架构,从Windows到iOS、Android,这些没变。

变的是智能体AI Agent,包括AI助理产品形态,它会和传统App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共生状态,现在做创新做研发,从创作体系到产品界面设计到产品分发体系,都会一定程度跟老的系统有连接,以前移动互联网几乎是抛弃,重新开发一套,这次会有很多新旧交互产生。

另外,No App趋势会成为大的方向,这个过程会有点长,未来No App前提是AI Agent和智能助理的产品不断发展,中间态的产品、碎片化的产品,当它成为入口操作极简以后,No App才会真正出现。

大家都期待智能时代的超级App,未来超级App很可能手机端有非常大的机会,手机的第一界面有可能取代原来传统超级App的入口,会占用用户很大时间,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钉钉也有机会,钉钉跟手机操作系统间的合作,包括华为鸿蒙合作,钉钉很多功能会直接映射到华为屏幕上,像小AI Agent一样直接透出,我觉得 AI Agent也是碎片化中间态,以后AI Agent可以自带交互,这时产品状态就会跟原来手淘、抖音有点不一样。

所以AI助理碎片化的处理能力对环境的感知、对过去历史数据的记忆、对批量流程执行能力,会成为流行的电商、游戏、短视频等等平台重要外部连接口,这个连接口会变得非常非常高频。未来交互很重要,谁离交互界面越近,谁越有影响用户决策的能力。

钛媒体:AI Agent的出现对未来软件开发生态会有什么影响吗?

不穷:以前软件开发更多是SaaS或者小程序,要么开发小程序挣点钱或者做点佣金广告费,要么搞SaaS卖客户,这是两种软件开发的主流形态,还有一种是定制化项目。

未来有了 Agent以后,首先所有SaaS软件商应该同步开发 Agent,就是刚刚讲的新SaaS,如果不开发AI Agent,我认为SaaS获客和使用体验会变得很差,没比较就没有伤害。

另外,全新创业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出来创业,没必要从头到尾做SaaS,完全可以基于AI Agent框架平台去开发自己的业务逻辑,集中精力做业务逻辑,不要从头到尾开发一个SaaS,更加不应该连注册登录都自己干,因为平台PaaS能力越来越强,尽量基于平台开发。

现在在美国十大AI产品都是基于平台开发出来的,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创造者应该集中精力去干业务相关的事情,通过业务价值创新足以获得客户,以前传统竞争就是靠获流量,流量本质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生意。新AI Agent时代,质量价值、场景功能价值可能会成为焦点。

第三是小程序,以前小程序在微信上是负一屏往下一拉,说白了是流量获客的产品,小程序是过去的一个形态,未来AI Agent跟主应用之间共生关系会非常紧密,而且它不止跟一个主应用共生,它会跟很多主应用共生。

随着 Agent智能化的发展,小程序会逐渐切换到智能体的新状态。小程序本身设计就是以功能为中心、应用为中心,AI Agent是真正以人为中心,它离人更近,核心逻辑是会影响人的很多决策判断,以人的个性为中心,以人的使用为中心,个性化的处理,这会逐渐取代或者替换小程序。

另外小程序没有自动执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被动体,但是智能体不一样,很大程度上是批量做很多操作,重心放在执行跟决策,这比做信息系统有本质变化。AI Agent是以模型神经网络为驱动,小程序还是以人的点击为驱动。

未来钉钉酷应用和低代码作为行动系统,AI Agent大模型作为指挥系统,钉钉上各种功能数据作为记忆系统,整个系统合成钉钉这样的平台,在智能时代未来机会非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钛媒体:这几年钉钉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技术发展很快,能不能回顾一下你对钉钉认知的变化和心路历程,你现在认为钉钉是什么产品?

不穷:回顾3年前我第一次在钉钉发布会讲的东西,感觉那时候有些想法想的比较简单,几年间变化还蛮大的,但背后有些东西也没变。

没变的是,本质上围绕客户价值做深这件事没有变。我们很早发现钉钉价值太浅,现在所有友商都有这个问题,就是聊聊天、开开会,有你没你有多大差异,好像又没有,你只能说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对客户来讲也没这么重要。

所以,从三年前钉钉开始做深价值进入业务场景,这是我们认知上的领先之处。

第二点是做开放生态,我们做PaaS这个事情也没有变,因为要做深价值就会发现自己干不了这么多事情,还是需要生态跟PaaS一起来干,特别是千行百业问题都不一样。从三年前到现在,我们坚持对于生态的支持,对PaaS能力的投入,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我们投入低代码、PaaS、酷应用,事实上我认为3年的投入还是非常值得,已经结出了一些不错的果实。

第三点是有一定的坚持,但也有一定的调整,我们一直发现钉钉产品很臃肿,应该说所有toB软件都有这个问题,每增加一个功能总有一些人点赞说好,另外一些人说这个功能用不到,一定会有人骂,可能1%的人骂,就会觉得很难受,所以钉钉到现在就变得很难受。

三年间钉钉一直在改进体验,从产品顶层设计、用户体验、细节体验,内部还投入大量产品经理,让B端产品对C端友好,这个事情一直在坚持,但做法上有调整,这次最大变化是用智能化方式去做体验,思路完全不一样了。

这三年,钉钉本身既有变化也有没变的地方,如果现在定义我心目中的钉钉,以终为始,面向未来来看,以前钉钉是协同办公平台和业务开发平台,重新看今天的钉钉,两个平台概念更多像是平台视角,而不是用户视角,今天来看,钉钉是智能化助理平台,更加偏向用户角色,不是平台角色的定位。

智能助理平台有个特点就是低门槛普惠,这个也没变,以前我们一直在讲普惠;开放以前我们也在讲,不是我们自己干这么多事情;第三变得非常高频,这也决定后续产品投入,包括我们对生态的鼓励,会倾向于高频的方向去发展,我们希望通过高频促进钉钉协同的网络密度,让钉钉不仅成为低频沟通工具,我们希望它成为高频智能助理平台,用户离不开的平台,这是对未来的定义。

钛媒体:臃肿问题的确是挺大的挑战,大家对钉钉使用预期和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下一个版本的钉钉主交互界面会有什么变化吗?

不穷:7.5版本已经陆续灰度放量,我们不想发太多期货,而是现货。特别是PC界面,大家感觉会很明显,全量上线GUI+LUI的落地,魔法棒上线后钉钉使用一定会变得更简单。

用户以后使用钉钉不需要寻找某个菜单功能在哪里,只需要使用魔法棒说:我要投屏;我要开会;我要把这篇文档分享给XX;我要关掉钉钉所有消息;我要重新修改头像;我要完成所有审批等等。

我们正在逐渐强化LUI批量指令的能力,以前GUI图形用户界面体验不受影响,未来钉钉图像用户界面按钮会越来越少,可能今天的界面按钮数量是最高峰,以后陆续会下线各种各样的按钮,比如我们会正式全量下线收藏,以后不需要收藏,只需要告诉智能助理说请帮我记住这篇文章,请帮我记住这段消息,成了AI助理的长期记忆或者短期业务记忆,使用体验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是来自于LUI智能能力的增强。

随着7.5版本发布,不仅是首屏右上角的魔法棒,钉钉的角角落落都会支持自然语言交互,文档、日程、宜搭、低代码、会议、待办、电子发票等等界面都可以使用,所以未来使用一定会更简单。

搜索也一样,目前钉钉正在全新设计搜索产品,这次发布会先不发,等到下一次,我们想让钉钉整体升级到8.0时就全面智能化,所以7.0是重要的中间态版本,这个版本过了以后走向了全新的阶段。

钛媒体:听起来现在钉钉功能做了非常大的调整,那后边的架构和设计思想会有很大调整吗?

不穷:是的,钉钉产品设计思想应该有几个调整,智能化出现之前更多在调整底部设计,让产品体验符合使用习惯,从原来的老板习惯,到老板和员工都习惯,这是过去两三年做的很大工作,通过体验优化照顾个体使用体验。

这次最大变化是因为智能化的出现,产品设计所有功能优先或者同步使用LUI进行唤起,以前功能做完了,必须找菜单运营一下,这里冒个气泡告诉用户点这里能够干嘛,现在会默认优先使用LUI,所想即所得,不是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得的前提是先见到菜单,如果见不到菜单就得不到这个功能,所以这是智能化出现以后的第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全面上线个人版,钉钉个人版从去年到现在打磨了一年,这次正式发布个人版,因为大模型时代,个人的能力会被极大地增强,个人助理是非常大的产品设计架构的变革。在标准钉钉上很多功能做不了的地方,可以在个人版里面实现,以后可能再放到标准钉钉里面。

第三个变化,产品架构设计上会突出连接能力,钉钉7.0发布会时讲了我们大的方向,这个方向也没变,这也是未来几年的主旋律,就是大协同时代。

大协同是指除了员工间的协同,我们还希望个体和组织协同,像招聘、找工作都可以上钉钉,还包括同行之间的协同,我们也会强调助人和AI助理的协同,这都是大协同,所以个体与组织、个体与智能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同会成为大的方向,黏性能力会增强。

另一方面,组织与组织协同也会增强,我们从去年12月份发布了外部群上下游组织后,还发了钉选,未来会进一步推进增强连接各种能力。

我认为像钉钉这样的产品,有点像Slack Connect,它比我们简单,它更多是人和人、外部个体和组织的连接,现在钉钉做的大协同是真正的全连接,通过AI能力能够更好实现。

举个例子,我让AI助理帮我订酒店和机票,我们不知道酒店和机票来自于携程还是飞猪,这个连接是个体与外部供应伙伴的连接,我觉得这些连接能力真正能释放钉钉的价值。

总结一下,架构设计思路的最大调整,一是智能化改进体验,改变用户交互和设计创作的感受,另外是增强个体产品能力,第三是充分连接网络密度。我们希望让钉钉从组织类的工具,就是局域网的工具突破边界,逐渐走向全连接,这个全连接是钉钉未来2—3年必然经历的过程,智能化的出现应该让这件事情变的更加可行,比我们去年12月发布会的时候,可预见性、确定性高了很多。

钛媒体:钉钉和微软的合作让大家很好奇,合作形式和范围能不能透露一下。

不穷:我们整整准备了一年半,最后萨提亚批了,萨提亚对钉钉在中国的发展也很好奇,觉得像我们做到这样的平台也很神奇。

钉钉和微软的合作首先聚焦在微软M365,微软文档和钉钉文档集成,钉钉文档会成为中国兼容性最强的文档,我们不但兼容了WPS、PDF和100%兼容微软M365 Office文档全套产品,包括钉钉自研互联网文档,类似于lotion,钉钉适合千行百业不同工作习惯和工作特点,这是第一个合作选项。

另外钉钉会和M365合作发布一个商业化的版本,M365会针对钉钉底座,提供全国优惠价格的版本,我们会共同推进产品的售卖。

第三就是下一步和M365 App桌面端的合作,这次主要是在浏览器端,下一步会走向桌面端各种产品的协同。

钛媒体:刚才谈到新的智能助理,咱们俩上次聊的是数字员工,从数字员工到智能助理有什么变化和继承吗?

不穷:在企业场景下,我们把数字员工升级为智能助理,本质上是同一个产品架构和技术架构,但针对企业端,我们觉得企业助理的名称更容易被接受一些。由于这次做了C端的能力,产品架构在C端增强了,再叫数字员工就不合适了,C端的创业者个体户也可以有个助理。

特别是一些小企业,我预判,未来小企业创业者会如雨后春笋般在这个领域诞生,搞别的创业很难,也卷得狠,新的创业应该从新赛道、新技术加持下产生,叫智能助理比数字员工更合适一些。

从技术角度讲,原有的产品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模型到应用的框架都是继承的,产品体验不会变。

钛媒体:原来做App还是程序化,他们关系还是比较简单的使用者和功能提供者的关系,你怎么看未来助理和应用者的关系?他们将来会怎么演变呢?

不穷:应用者我理解是主理人,AI是助理,共生关系是伴生关系,它会一直陪伴你,而且时间越久助理价值会越大,所以AI两者之间的关系,未来人人都应该有一个到多个助理,人人至少有一个助理。

AI助理可能属于个人也可能属于企业,肯定会带来新的问题,我也还没深入思考这个事情,比如知识产权怎么分割,一个人从企业离职,我可以把数据隔离掉,但是AI助理到底属于谁,还有待商榷。

钛媒体:的确是,你刚才谈到共生,未来AI助理会不会有数据安全风险,因为需要很多数据培养它,会不会带来法律上的问题?你们有没有预案考虑呢?

不穷:这个事情确实也考虑过,但没有好的答案,我们现在努力告知用户,就哪些属于你,哪些属于企业,只能做到这一步。

钛媒体:如果将来有一个写作的助理,要把原来写的东西都喂给他,数据安全怎么保障?数据会放在什么地方用,很多人担心数据会不会直接拿去养大模型了?

不穷:钉钉所有AI助理不会往大模型输入数据,无论是个人助理还是企业助理,都仅仅限制在助理上面RAG检索增强生成那层。我们坚决反对往大模型输入数据,从418开始我们就主张应用层,我认为大模型需要很多行业大模型和小模型,因为不是谁都愿意把东西往大模型共享。

钛媒体:现在AI Agent包括行业大模型数据都该在本地,原来是私有化部署的过程。

不穷:现在都是属于企业范畴内专属化的部署,任何一个企业知识库文档如果进行训练,这个模型跟大模型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别的企业不能访问,只能在企业内部能访问,是专属化部署和专属化的模型。

钛媒体:钉钉在PaaS上面做了很多工作,将来基于AI Agent的PaaS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吗?

不穷:我们在(去年)8月22日生态大会的时候上线了第一版AI PaaS,基于AI PaaS能力,除了增加了模型的对接能力,可以帮用户对接可以节省很多工作量;另外增加了基础能力,比如从环境感知,像以前RPA快速批量处理逻辑链,这些能力都弄好了;第三增加了RAG或者向量数据库模型定制化训练专属训练能力,用户还能对模型进行专属训练和SFT调优。

钛媒体:从软件到服务说了很多年,包括那时候讲SOA、SaaS服务,我觉得一直没跳出来传统软件开发需求开发交互的模式,刚才你也谈到了AI Agent能够看到一些实质的突破,AI Agent是不是真正完成了从软件到服务的拐点,你觉得拐点到来了吗?

不穷:我个人认为拐点肯定到来了,首先软件即服务这句话是没错的,包括智能体时代也是这样的,也是软件即服务。以前最大问题是软件即服务的服务不好,改个需求很麻烦,运维成本很高,客户服务的界面又差,本质上是服务不好。未来AI Agent AI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使用体验非常好,运维成本很低,个性化很容易,

钛媒体:AI Agent出现是不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钉钉商业化的难题呢?将来 Agent服务做的好,收费变得很容易。

不穷:如果我们的逻辑成立,新SaaS首先能解决SaaS变现的问题,就是软件价值变现的问题,因为价值会更加简洁直观。AI Agent最大价值是解决了大模型商业化问题,不是解决钉钉商业化的问题,大模型商业化一直没有解法,我认为先帮助大模型解决比卖卡以外的可持续收入,因为卖卡是垄断生意,但卖服务是长期生意,所以AI Agent是大模型服务化的一条出路。

钉钉商业化一定程度上也会受益,但钉钉不止靠这个实现商业化,本身钉钉平台基础产品也是有价值的,随着中国企业对于数字化的接受程度,我们音视频、文档等服务的价值也在显现,所以是两者结合的价值。

过去一年多,钉钉商业模型几乎跑出来了,本质上钉钉第一增长曲线已经成立,现在是如何为钉钉商业化找到第二增长曲线,AI Agent帮钉钉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

钛媒体:不管是钉钉的 Agent,还是其他的 Agent,其实都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需要其他的App,甚至与其他的 Agent做连接、交互,未来会不会形成一些标准或者说钉钉做 Agent有没有开始考虑连接的标准?

不穷:我们现在搞PaaS希望一定程度上提供脚手架,这个脚手架如果用的人足够多,我们会鼓励它成为标准。比如说权限,现在支持对外部系统的自动登录注册,但要输入密码账号串做配置,从登录注册到交互到异常信息处理,逐渐会形成一些标准。比如说AI助理购买机票、订酒店,只要用得多一定会出标准。

钛媒体:将来有没有考虑钉钉 Agent跟友商做联动,你们有这样的设计考虑吗?

不穷:我认为未来一定会有,今天肯定还没有,因为还没到这一步。

我们最想集成的是微信,但是有各种挑战,这还是基于用户价值,倒不是平台角度,只要客户有诉求我们一定会去做,但现在对客户来讲还不是主要的矛盾。

客户对友商产品功能集成的数据需求很低,对友商的集成数据也会比较少,因为它们的功能钉钉上都有,所以两边数据没有互通需求,反而对第三方系统,对非同质化的产品有集成诉求,大家都集成微信,都想集成抖音和淘宝,这个需求会比较大。(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张帅,编辑 | 刘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