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梦瑶 夏侯凤超 见习记者 徐晓磊

在济南建设现代化强省会进程中,如何通过更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手段,让城市更具品质,彰显泉城大都市形象?1月9日,济南市人大代表,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宗生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济南市城管局将聚焦市民家门口的背街小巷整治以及“城市管理智慧大脑”建设两项重点任务,让进城市管理工作更深、更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留历史风貌文化特色

打造一批泉城特色街巷

“从城市管理角度来看,落实济南‘项目深化年’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推动市容市貌整治更精细化。”许宗生说,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也是城市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象征。开启新一轮背街小巷整治工作是济南市城管局今年市容整治工作的重点。

基于此,济南市城管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区支路街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方案计划在2025年12月份之前,利用30个月时间,分三期完成全市城区473条支路街巷的环境综合整治。

“2023年,我们完成了150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今年,初步计划再推进100余条。”许宗生说。

“整治背街小巷不是只解决路面脏乱差问题,而是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提升。”许宗生介绍,这次支路街巷环境综合整治将包含沿街建筑容貌、道路保洁、广告牌匾标识、城市照明、环卫设施、垃圾清运、违建房屋、道路养护、绿化维护、占道经营、井盖设施、通信杆线、停车秩序等方面,真正下“绣花”功夫让城市的背街小巷实现质变。

此外,治理背街小巷过程中,还要通过建筑立面、街区风貌的创意设计,实现街区市容环境与历史风貌、小巷文化特色等元素的有机统一。“我们计划打造一批富有泉城特色、泉城文化的街巷,用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市民的文明意识。”许宗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管理“智慧大脑”

将联通更多平台和数据

近两年,济南吹响打造数字先锋城市的号角,全面开启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去年,济南市城管局初步搭建起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管理“一张网”。“下一步,我们要为这张‘网’接入更多大数据,通过数字化赋能,促进城市发展、治理、运行效能整体提升。”许宗生说,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网统管”,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形成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的“城市管理智慧大脑”。

在横向上,像智慧公园,智慧环保,智慧住建一张图,济南能源供热、供气管理平台,桥隧运行监测中心,智慧环卫等信息化管理系统都将统一接入平台,实现城市管理领域跨系统、跨行业、跨部门共享运用。在纵向上,平台要与市、区、街办、居层层联通,再将城市分解成多个综合治理网格,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许宗生表示,网格员、路长,12345平台以及市民反映的方方面面问题,都能够集中到我们城管运管服务平台上。再通过平台把这些问题派发到相关部门,各个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把这些问题解决改善以后,反馈到“智慧中心”,实现整个案件闭环管理。

“这个平台刚刚通过验收,搭建起初步框架,虽然今年初步投入使用,已处理了好几十万份案件,但算法不够精确,需要更多的数据积累;还需要协调大数据等部门,让更多的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接入。”许宗生说。

此外,济南市城管局还计划打造一批智能应用场景。利用AI智能识别技术,打造智能识别分析系统、智能态势感知系统、无人机空中巡查、案件能力中心、案件智能分拨等场景,通过共享视频监控资源、车载移动监控、无人机等,对十余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自动识别、抓拍预警、上传并自动转派处置。

“届时,可能城市每天运行的公交车都会成为我们的移动监测器,它的摄像头随时监测着正在运转的城市,一旦发现城市管理方面问题,第一时间回传平台,助力我们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许宗生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