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仕道君

民间有句俗话,叫“崽花爷钱不心疼”。

实际上,如果这个崽儿稍懂点人情世故、略明白些事理常识的话,花钱的时候心里或许也会有一丝疼痛感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爷的钱也是他的钱,或者说,归根结底会变成他的钱。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说过:“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

而在当下某些官员的潜意识里,自己为官从政,就是“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所以不计成本,极为浪费;自己主政一方,就是“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所以出手豪阔,极端不负责任。

虽说所花的钱是“国家的”“人民的”,但国家太大、人民太多,其归属权太宽泛、太模糊,就相当于“别人的钱”,所以花起来才会视若废纸,肆无忌惮,毫不心疼。

2013年11月,李再勇出任贵州六盘水市委书记,他认为自己离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决定搞一些大手笔、大动作、大动静,从而引起上级的关注。其具体思路就是换道超车,把六盘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后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兴起,以煤炭、建材和钢铁为传统支柱产业。由于当地自然风光资源不多,也不是传统的旅游目的地,一些领导干部和群众纷纷提出质疑。然而,李再勇对不同声音一律听不进去,强行拍板、强力推进。

仅仅三年多时间,李再勇新成立6家融资平台公司,不停借贷举债,让六盘水新增债务1500亿,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为的就是实现自己大力发展旅游的重大思路。

李再勇为何敢如此疯狂举债?他坦言,如果借的这笔钱要由自己来还,自己肯定不会去借,但因为是政府来还就去借了,反正过几年就调整岗位、拍屁股走人了,谁来接任书记就由谁承担责任。

然而,由于脱离实际,他推动兴建的23个旅游项目,16个被列入低效闲置项目,仅债务利息一项就造成9亿余元重大损失。其中,耗资30亿的梅花山滑雪综合体成了摆设,花费9个多亿的亚洲第一索道成了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李再勇天天考虑的不是当地的发展,而是自己的“发展”。靠着一个个表面光鲜、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李再勇终于官升省委常委。

但他却给年税收不过50多亿的六盘水,留下了1500亿的“大窟窿”,让300多万的六盘水人民,平均每人背上了5万元的巨额债务!

比起李再勇,曾任福建漳州市委书记的陈家东“手笔”也很大。他不经调研论证,盲目决策,耗资2亿元建造的大型歌剧院最终“烂尾”,花费2.11亿元建造的6座仿古驿站如今已成荒地。

陈家东为何丧心病狂地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吸引眼球,让领导看到自己的政绩,对自己有好印象,以利自己升迁提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省委原常委张琦,曾先后主政儋州、三亚、海口等三座城市。一位地产商人曾评价他,“政治上不成熟:为了政绩不顾一切;法律上糊涂,只要上面打招呼或者熟人找来,一定亲笔批示;经济上是个小学生,一项工程成本核算十个亿,他能三十亿给人家做。”

有次与张琦碰面,这名地产商人说,“我给你算了笔账,你在三个城市当家,花掉大约1600亿。花这么多钱,你有没有算过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多少增益?”张琦答道:“这个问题我哪里管?

张琦为何不愿“管”,因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实际上,这些贪官还是会算账的,不过算的是自己的“小账”“私账”,虽然他让政府和社会欠下了巨额债务,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

李再勇在央视年度反腐大片中出镜忏悔,用了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行为:灾难

他说:“违背新发展理念所带来的这个后果,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场经济的灾难、社会的灾难。

为何一个个手握大权重权的领导干部,可以制造一起起“政绩灾难”?

时任六盘水市市长周荣曾表示:“六盘水这个地方生态比较脆弱,山体比较破碎,我们的旅游资源不是我们的强项。有些我们也是明确反对的,但是没有实际效果。”

反对了,但是反对无效,这就是一把手权力的任性。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一把手”实际上就是“一霸手”,唯我独尊,霸气侧露,口含天宪,说一不二。什么程序、什么监督,都是走过场,全是稻草人。

刚刚闭幕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制度”,“要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

仕道君认为很有针对性。

国家和人民的财富不能成为无人看护的“唐僧肉”,不能任由主政官员为了个人政绩、私利,挥霍无度,随意抛洒。

把权力关进党纪国法的笼子里,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让制度当家,让民意作主,让科学显灵,“政绩灾难”才有望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