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是圆方的第702篇原创

你以为的世界,是不是你以为的世界?

不管你以为的世界是不是你以为的世界,反正这几天美国人民是不断的从“爱泼斯坦案”中,感受到“小小的”精神震撼。

关于爱泼斯坦案已经聊两期了,分别从“道德”层面和“圈子”层面,认真的剖析了一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你能从“爱泼斯坦”案上,看清世界的几层游戏规则?(上)

你能从“爱泼斯坦”案上,看清世界的几层游戏规则?(中)

今天,我们最后再谈一期,从“舆论”角度,来聊一聊这个事情,或许能够让小伙伴们思考,你所认识的世界,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你能从“爱泼斯坦”案上,看清世界的几层游戏规则?(下)

昨天文章中,有推荐了一下麦克卢汉在60年前(感谢捉虫,昨天写成70年了),也就是1964年写的这本《理解媒介》这本书。

今天我们还是引用他这本书里的一段话,来解释一下“舆论”这件事。麦克卢汉写这本《理解媒介》的时候,引用了《庄子》里的一段话:

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麦克卢汉引用这段话是想说:

技术产生一种迫使人需要它的威力,但是这一威力并不能摆脱技术而独立存在,技术是人体和感官的延伸。

正如同“汽车问世以前,谁也不需要汽车。电视节目出现以前,谁也不会对电视感兴趣。”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当新的“媒介”开始于无处不在,当我们把自己的所有时间,所有感官都交给这这“媒介”的时候,事情就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克卢汉说:一旦拱手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交给别人,让人家操纵——而这些人又想靠租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从中渔利,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留下任何权利了。

要知道,这本书是发行于60年前的1964年,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短视频,没有今日头条,没有推荐算法。

今天,随着我们在手机和短视频,碎片化文章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推荐算法”存在。随着信息茧房被织的越来越厚。

我们不光把自己的“眼睛,耳朵”这些感官交出去了,我们甚至已经把大脑,把搜索,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交出去了。

你不信么?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三个问题,从爱泼斯坦的案子中,看到我们被包裹(控制)的有多深。

第一个问题:

从2019年到2024年,中间的时间去哪里了?

2019年8月11日,66岁爱泼斯坦被发现自缢死在美国最安全的大都会监狱中。关于这个死亡有多离奇,在“上集”的前情回顾中就说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问题是,从2019年到2024年,五年过去了。这么大一个案子,这么大一个案子,这么大一个案子,这么明显的“被自杀”,这么明显的“被自杀”,这么明显的“被自杀”。

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一样,被所有人“视而不见”。媒体没有报道,警察没有追查,舆论没有发酵……

直到前两天,可能是因为“新神”和“旧神”的斗争,这件事才被重新端到“公众面前”。

当然,或许你会说“这很正常”,“新闻嘛,不就是三分钟热度”。

的确,这个世界上很多新闻其实就是三分钟热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德特里克堡的病毒实验室到底怎么样先不去说它,就辉瑞的副总裁被暗访时,“坦白”在主导研发新冠变种病毒,之后呢?有人关注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俄乌战争的爆发真相,以及彻底断绝了欧洲和俄罗斯的连接的北溪管道被炸是如何发生的,今天都没有一份确切的答案。

虽然这一切的剧本早在开战前都被写在了Rand(兰德公司)的报告中。

之后呢?有人关注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没有。

“新闻嘛,不就是三分钟热度”。

是的,你知道。

这些“作恶”的人也知道,只要媒体还在他们手中,只要你还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把自己的“听觉,视觉”甚至“思考”外包出来。作恶再多,又怕什么呢?

反正几天后,公众也就“忘了”

所以,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

你以为是你自己主动在关注一件事,

其实是这些机构想让你关注一件事。

(当然,圆方自己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

第二个问题:

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会怎么样?

这几天后台有留言,有小伙伴说,哎不就是个“俱乐部”嘛,有什么好小题大做的?

真的是这样么?我们假设一下,假设这件事情出现在中国会怎么样?

大概一定是“天下震动,民不聊生,政治动荡,友邦惊诧”。

想一想这些被诱拐为奴的孩子家长会怎么样,会把中国描述成什么样?

想一想这种系统化的权钱交易,贩奴杀人,带来的思想冲击会怎么样?

想一想国外舆论对于中国的围剿会怎么样,会不会制裁封锁打压都来?

想一想一直活跃的“女斗士”“人斗士”会怎么样声嘶力竭的谴责?

(对了,为什么没有见到ta们对这个事发声呢?)

要知道,在前两天爱泼斯坦这个事情爆发的时候,在其上面的热搜是“老师批评孩子,致孩子回家后坠楼”。

大家可还记得去年最火的“胡鑫宇”案,一个简单的案子被全世界媒体拿着放大镜持续曝光了近百天,各种阴谋论铺天盖地。这一个案子给当地乃至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何止亿万计。

所以,是真实的中国不好呢?

还是“网络上”的中国不好呢?

所以,第二个问题告诉我们:

你以为是自己主观认为一件事很严重,

其实是这些机构让你认为这事很严重。

第三个问题:

还记得“艾伦·德肖维茨”是谁么?

关于新闻传播,有一个很经典的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不同的角度,去报道同一件事情,会得出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而一个新闻,从哪个角度报道,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关心公众如何去认知。

在现代社会,想要彻底抹去一条信息是很难的。但是通过各种“噪音”,各种“谣言”,让这条信息从公众那里“脱敏”则是很容易的。

更不用说,通过对于某些“细节”的放大,让受众被动的忽略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这次“爱泼斯坦”案,虽然今天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和里面涉案人员一比,都快是“白莲花”了。

但是基本上西方主流媒体报道的口径都是:……所曝光的文件中涉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克林顿,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英国安德鲁王子,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等权贵……

很有默契的把特朗普的名字放在第一个。如果不认真去看报道内容,就会默认这个事情“特朗普”涉案最为严重。

再比如还是这次“爱泼斯坦”案,虽然其中那个大律师“艾伦·德肖维茨”涉案的实锤(参见《上集》)对于美国政治结构,权力游戏的影响和冲击要远比“霍金”大的多得多。

但是这些媒体把“霍金”放进去,再写一写各种“八卦”,“艾伦·德肖维茨”就没那么显眼了。霍金在中文互联网受到的关注可能比“艾伦·德肖维茨”大一百倍都不止……

而就是通过一些“角度”的选择,就可以塑造出来“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存在着,正如集体无意识和集体遗忘也存在着一样。

所以,第三个问题告诉我们:

你以为是自己对一个事情有判断,

其实是这些机构让你对事有判断。

所以,从“爱泼斯坦”这个案子,想一想我们对新闻的认知。

你能够看到什么事情,是ta们决定的。

你觉得事情严重与否,是ta们决定的。

你对事情的价值判断,是ta们决定的。

那么你?

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