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国产剧井喷式发展,其中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火遍大江南北,人们只知道剧中人物“铁三角”组合,却少有人知晓背后的剧本创造者,他能够以最平实的笔调刻画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故事贴近生活又诙谐有趣,他就是我们邹家人在文艺创作领域的骄傲———中国著名编剧邹静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物速览

邹静之毕业于中央电大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称作“中国第一编剧”,发表诗集十余篇,他曾参与国民度极高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工作,与王家卫、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合作,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质量上乘的影视作品,其中,电影《进京城》让他获得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闪耀的编剧创作生涯

邹静之凭借《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部》开启编剧生涯后,便屡屡获奖,2003年,担任爱情话剧《我爱桃花》的编剧,该话剧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11届中日韩戏剧节,是唯一一部参演的中国话剧。2005年,凭借民国剧《五月槐花香》获得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 。2008年,编剧的战争片《赤壁(上)》在中国大陆上映。2010年,担任动作片《大武生》的编剧。2011年,创作传记书籍《十八岁》。2013年12月2日,邹静之以1200万的编剧稿酬收入登“第8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1位。2015年,担任励志喜剧片《我爱费勒姆》的制片人。2016年,编剧的剧情片《进皇城》在中国大陆上映。2018年,凭借电影《进京城》获得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平凡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态度

艺术作品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邹静之虽出生于江西南昌的知识分子家庭,但他参与过北大荒下乡插队务农八年,做过泥瓦匠、打铁匠,做过手工沙发,挨家挨户抄过水表,他深入生活,体验基层的酸甜苦辣,在第一年高考恢复后,凭借文学天赋和个人努力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后来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不但参与过电视剧本、电影剧本的创作,而且参与歌剧、话剧、京剧的内容创作,可见,上至阳春白雪下至乡里巴人都看过他创作的故事,为他刻画的人物或狂喜或流泪。

他的创作在极端化中寻求某种平衡。在冷峻中含有温情,在幽默中潜藏悲伤,在广阔中含有精细,在粗狂中有又不失去优雅,邹静之身上有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人讲故事的才能,他能够将一件件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描绘地有神有色,有滋有味,在他的勾勒下,人物有血有肉,故事有理有据,有始有终,故事娓娓道来,情节有序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俗共赏的创作内容

邹静之特殊的人生经历,让他兼具市井风气和文人风骨,他可以在市井的氛围内提炼出诗人情怀,真正做到雅俗共赏!他笔下人物的台词及其精炼,著名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铁三角"成为邹静之职业生涯的金字招牌。值得注意的是,邹静之创作的剧本商业价值极高,被称作影视界的摇钱树,导致续集接二连三相继出笼。邹氏电视剧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他的台词凝练精简又具有解构主义的反讽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国产编剧质量滑坡式下降,小说改编俯首即是而优质原创剧本及其罕见,在如此不景气的创作大环境下,邹静之没有停止创作步伐,告别《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代宗师》等创作辉煌,他一头扎进剧本创作中,2018年,他凭借电影《进京城》获得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纵观邹静之的创作职业生涯,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编剧,是我们邹家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