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抗静电性能涉及纺织材料,化学,物理学,电工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很多实验室不具备相关的检测条件,出具的报告缺失该关键性能指标。

抗静电性能的评价适用于柔顺剂(织物调理剂),抗静电剂产品。柔顺剂,也叫衣物护理剂,织物调理剂,是一种洗涤护理用品。在《织物柔顺剂行业标准》定义为:适用于织物洗涤护理过程中配合洗涤剂使用,起到使织物柔软、蓬松、消除静电作用的洗涤护理用品。由于纺织品加工工艺流程长,其成品表面容易携带静电;在穿着过程中,由于静电不仅大量吸附灰尘,易沾污,而且衣服与人体、衣服与衣服也会发生缠附现象。抗静电剂大多数为表面活性剂,它具有极性基团,可以吸湿,使聚合体的表面电阻减小,加快静电荷的散逸。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带有正电荷,而大多数纤维表面带有负电荷,由于相反电荷中和,抗静电效果比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好。此外,它还能在纤维表面形成疏水性油膜,降低纤维的摩擦系数,显示出柔软平滑效果。

标准依据

检测标准GB/T 16801-2013 织物调理剂抗静电性能的测定

产品标准QB/T 4535-2013 织物柔顺剂

试验原理

织物静电效应不但取决于织物本身产生的静电量,更取决于静电荷逸散能力。织物表面电阻是表征静电衰减速度的物理量,电阻越大,静电荷逸散能力越弱。织物调理剂就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吸湿,使聚合物表面电阻减小,加快静电荷的逸散。

行业规范要求

洗涤产品

判定标准

产品标准限值%

柔顺剂

QB/T 4535-2013

抗静电性(以表面比电阻对数值差计Δlgρs)≥2.5

静电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体摩擦(接触-分离)或感应产生的。产生静电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从而造成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干扰。目前,抗静电剂品种很多,按离子型分类法,主要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及非离子型四种抗静电剂。

优缺点比较如下:阴离子抗静电剂应用最广泛,但如何针对不同种类的纤维确定烷基数及中和剂等工作十分复杂。阳离子抗静电剂对纤维的吸附性最强,因此,显示出最好的抗静电效果,尤其作为纤维制品的抗静电剂,不仅抗静电性好,而且使纺织产品手感得到明显地改善。两性抗静电剂,其效果可与阳离子抗静电剂媲美,但价格昂贵,故目前使用范围不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般湿度下抗静电效果一般,但在低湿度情况下却显露出明显抗静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