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刚摘的新鲜蔬菜,还有农村土鸡蛋,要买一点吗?”一早,在金山区朱泾镇万安街与文商路路口沿街,若干个临时农产品销售摊位聚成一排,整洁有序。其中一位摊主刘阿婆说:“以前我们到一处卖一点,走走停停,现在镇上给我们划定了地方摆摊,安心多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行步道一侧是来往的市民在摊位前选购,另一侧依旧通行无阻。路过的市民张先生表示:“以前比较乱,摆摊的东西这里放、那里堆,容易堵着路。现在这样管理,两边都不影响了,看着也清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万安街与文商路交汇路段一直备受临时摊贩们“青睐”,以前城管部门以巡查劝阻为主,摊贩们便与执法人员打起了“游击战”,“你来我跑,你走我来”,有人买就“你喊我停”,不仅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存在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既要堵,也要疏。针对镇区范围内的无序设摊问题,朱泾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在加强日常巡查与整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尝试“新”而有效的管理方法。据悉,为了对镇域范围内的临时设摊情况有全局了解,前期镇市容部门联合镇综合执法队开展排摸,锁定重点区域,在向摊主们普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了解摊主及周边居民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建议收集,综合镇区市容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消费需求等因素,朱泾镇出台《户外临时设摊经验方案》,划定了6处公共区域用于临时设摊经营,并明确了设摊的规范和标准,同时加强对设摊区域内市容环境、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万安街与公园路至文商路沿街,曾经临时摊位最高峰时有100多个,经过我们规划,目前纳入管理的摊位共有80多个,设摊范围规定为自产自销农产品经营。同时,我们也在现场安排了专人管理,确保有序设摊。”据朱泾镇绿容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区域内原先是白天农户卖菜,夜间则有众多烧烤、小吃摊位聚集,环境脏乱差问题尤为明显,此次出台的方案在规范经营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满足市民夜间消费的需求。

从试点到全镇推广,目前,朱泾镇正逐步将镇域内11个有夜间摆摊现象的沿街区域纳入管理,划定经营区域,规范设摊时间,进一步明确环境卫生“包干区”。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既维护了市容环境,同时也保留了城市“烟火气”,拉动了城市夜经济。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