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置房产权证办理项目。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关系民生福祉,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是实现安置群众从“居有其屋”到“居有所权、居有所安”的重要途径。作为钟楼区安置房最多的街道,北港街道把这项工作作为为民实事的重要内容。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收件1757户,析产4270套,已经出权证3031套,安置房权证申领进度钟楼区遥遥领先,顺利完成全年申领发放权证3000本的目标任务。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扎实推进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在街道中心位置金玉苑商铺设置街道集中办证点,方便群众办证,同时,逐步解决一批历史遗留的个性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道路畅通项目。2022年开始,街道在做好日常道路管养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将梧桐路、子河东路、丁香路等路况最差、交通流量最大的3条道路先后列入政府投资页目并分批实施。

丁香路(童子河桥-茶花路)路段全长1420米,宽18米,为原老312国道段,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当初建设标准较低,人行道、路灯、绿化、交通设施等道路配套设施缺失,道路破损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居民日常出行。北港街道于2023年6月启动道路整治工程。该工程总计投入约3414.86万元,工程需全部挖除道路基础层(不含雨污水管线)后按现行市政道路的次干路标准建设,并同步完善道路标志标线、监控、路灯、人行步道及补种沿途绿化。一、二标段于7月底进场施工,年底正式施工完成。梧桐路、童子河东路路段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存在细小裂缝、贯穿裂隙、局部坑塘、大面积沉陷、破损等问题,针对现场破损较为严重的路段,制定设计方案,于2023年一季度完成梧桐路(玉龙路-五星街道)、童子河东路(玉兰路-合欢路)道路维修及出新。

通过此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北港街道曾经的“烦心路”变身成为了“安全路”“风景路”。

生态创优项目。以北港街道玫瑰路为核心打造“爱上北港”美丽街区,改造范围包含玫瑰路两侧(星港路-水杉路),水杉路北侧(玫瑰路-茶花路),全长1800米,投入资金约200万元。街区以玫瑰为主题,通过易盛客外立面的巨型玫瑰、爱心造型的街头小品、网红斑马线等景观节点,营造街头浪漫氛围。为融入玫瑰主题,开展街区店招调整及墙体亮化工程,重制店招30家,拆除二层不符合规范的店招15块,拆除无手续电子屏28块,重制空调室外机罩子45个,墙面刷新喷涂真石油漆1200平方米,有效实现以“小街区”带动“大变化”,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推动北港城市面貌向美而行。

公共安全项目。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2023年,综合减灾、公共安全体验馆共接待参观者8000余人,举办户外宣传演出2场。推进“互助式”安全管理模式。组织园区内18家重点企业开展现场“边查边学”培训活动,通过专家指导、现场交流,详细讨论分析各个环节的重点风险,并结合现场和安全台账资料讲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创建安全标准化过程,引导企业提升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安全员业务能力。该模式在2023年9月20日的《中国应急报》上刊登,并代表钟楼区参加在12月上旬举办的常州市公共安全体系创新创优项目(工作)现场项目展示会。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成立北港街道食品安全工作小组,抽调执法局及社区47名年轻干部,组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的食品监管体系。依托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平台,梳理属地生产加工经营企业1807家,完成包保主体督查5740次,问题整改完成率100%,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一老一小”保障项目。积极利用专业优质资源,购买“幸福北港,暖心菜篮”等为老服务,惠及1700余名辖区老人。通过链接千重翠等餐饮企业运营梧桐苑社区人人共享食堂,累计服务近2万人次。新增运河苑社区人人共享食堂,于1月5日正式投入运行。新增适老化改造30户,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户。新增老年大学教学点1处(梅兰春艺术学院),增设课程至28门,惠及212名老年居民。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做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推广培训工作,共计培训606人次。扩大普惠健康服务供给,7480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覆盖率达100%。与江苏吉贝可教育集团签订托育服务项目合作协议,在保利公园九里社区用房新办托育机构,预计新增托位数60-80个。开展“萌童港湾”公益项目,以童书馆为平台,举办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儿童亲子绘本故事会等活动20余场。

困难群体帮扶项目。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30.7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75.57万元、困难群众临时救助金7.45万元。为街道493位持证残疾人办理了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险。为80位就业年龄段无固定工作残疾人申请免费体检。围绕“党建+社会救助”,以“四色四访”网格走访制度为抓手,完善重点老年人巡访关爱制度,对2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上门探访,提升关爱服务效能,及时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累计走访105次。在钟楼区层面率先推进慈善工作站建设,成为钟楼区首个慈善工作站面上全覆盖的街道,并成立了青枫汇善基金、社区互助基金,筹集资金58万。依托慈善基金、公益微创投,开展“幸福北港益起来四季公益行”、暖“港”湾·温人情——特殊群体关爱、“春晖筑梦”等系列关爱帮扶行动,累计投入约15万元。(陈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钟楼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