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端化转型但研发投入较低,库存高企、销售模式改革不畅,李宁何以持续发展?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李琬婷

近日,李宁(02331.hk)发布公告称,将以22亿港元从恒基地产(00012.hk)购买物业,物业的一部分用作集团在香港的总部。

公告发布后一天,李宁股价大跌,截至收盘报18.3港元/股,跌14.29%,总市值一日间蒸发80亿港元,不仅刷新了年内新低,亦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低位。

2023年以来,李宁的股价就一路下滑。2023年10月底,李宁发布第三季度运营简报后,股价大跌20.7%。李宁股价从2023年初的65.2港元/股算起,至今已跌去70.8%,市值损失1200亿港元。

2018年的“国潮热”和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给李宁带来发展利因,然而“国货”光环逐渐褪去,李宁似乎仍未找到破局之道。

研发投入跟不上高端化转型

李宁创立于1990年,是一家拥有完善的研发、设计、制造、市场、品牌营销、经销及零售运营能力的专业体育用品品牌。2004年李宁在港股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成功在港股上市的内地体育用品公司。

据安踏体育(02020.hk)、李宁、特步国际(01368.hk)、361 度(01361.hk)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财报数据,安踏体育主品牌安踏零售额同比录得高单位数正增长;特步国际主品牌特步零售额(包括线上线下渠道)同比录得高双位数增长;361度主品牌产品零售额同比录得约15%的增长。相比之下,李宁在财报中所披露的“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录得中单位数增长”显得略逊一筹。

具体来看,在过去的三个报告期内,李宁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69%、14.31%、12.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57%、1.32%、-3.11%,两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这一下滑一定程度与李宁的高端化路线有关。

2018年,“中国李宁”亮相纽约时装周,因中国风而走红,在国内掀起一股“国潮风”,当年李宁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5.1亿元。

除此之外,2021年“新疆棉事件”的发酵,使国内掀起了支持国货的热潮。作为第一家公开支持新疆棉的服装品牌,李宁的业绩迅速飙升,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225.7亿元,同比激增56.13%。

在此期间,国内消费者赋予了李宁“国潮一哥”“国货之光”等头衔,李宁的品牌力和认可度达到高点。李宁在打响“国潮”第一枪之后,高举“高端化”大旗,接连推出“中国李宁”“LI-NING 1990”等中高端产品线。

但李宁的高端化路线并未匹配相应的产品创新与研发。据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李宁的研发费用为2.91亿元,占总营收的2.1%。相比之下,耐克、阿迪达斯的研发费用占比接近10%,安踏、特步和361度的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2.3%、2.7%、3.2%,均不同程度高于李宁。

没有质量支撑的高端化未换来热烈的市场反应。以淘宝官方店铺数据为例,中国李宁鞋服类产品的售价在138元-2868元之间,在店铺所售的161件“中国李宁”系列商品中,仅有32件商品的累计销量超过了100件,且销量最高的单品累计销量并未突破1000件。除此之外,LI-NING 1990鞋服类产品的售价在420元-8702元之间,在店铺所售的723件商品中,同样仅有14件商品的累计销量超过了100件。

DTC改革进程缓慢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数据,主打折扣商品的奥特莱斯2023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1300亿元,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1000亿元,也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62%的业绩。“消费降级”“性价比”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同追求。

从2019年到2022年,李宁在天猫上的商品均价提升了40%,水涨船高的客单价使李宁的库存压力持续上升。

2023年上半年,李宁的存货超过21亿元,而2022年和2021年同期,这个数字分别是19.76亿元和13.1亿元;同时,李宁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亦从2022年的55天上升为2023年上半年的57天。库存积压加之周转率下降,李宁的终端销售能力面临极大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李宁经销商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稳住现金流,选择低价倾销商品,引发了大量窜货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商和批发渠道正价商品的销售。

记者走访线李宁下门店发现,大部分李宁门店均推出打折活动刺激消费,折扣力度3到7折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库存高企和销售渠道不畅的双重压力下,大力推行DTC(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品牌商业模式)改革成为以李宁、安踏为代表的国产运动品牌的普遍选择。通过线上化、直营化等方式,缩减中间的经销商环节,让产品直接对接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李宁早在度过2012年的库存危机后,就着手通过产品设计、品牌重塑拉动业绩修复,同时通过“渠道+产品+零售运营能力”进一步打造专业的品牌DTC零售体系。然而,李宁DTC改革的进程并不顺利。

2023年上半年,李宁的经销商、直营、电商三大渠道的收入分别为67.2亿元、34.1亿元和35.95亿元,直营渠道营收占比仅为24.85%。在门店结构方面,李宁2023年上半年的7448家门店中,有4744家为经销商门店,直营门店仅有1423家。相比之下,安踏2023年上半年的5500家门店中,有43%为品牌直营店,同时这些直营店为安踏贡献了57.1%的收入。

高端化之路和DTC改革双双不振的李宁,又一次站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能否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或将是李宁打破发展困局的关键。

而此次市场对李宁购买物业反应较大,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市场对李宁发展存在不满。全球商品战略高级顾问总监潘俊表示:“这可能是对李宁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忧。购买物业虽然会增加公司的固定资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然而,市场可能担心这笔交易会对李宁的现金流产生压力,从而影响其运营和盈利。这种反应也反映出市场对李宁业绩的期望和要求。”

记者就研发投入、库存积压、高端产品市场表现等问题致函李宁,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