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季觉苏

1月11日,上海市安化路123号“小蓝花市民中心”,2024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正式揭牌。

在这里,门口的储物柜叫做“忘不了”储物柜,考虑了老人容易遗忘的物品。咖啡馆的服务人员是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和志愿者,即是公益服务又帮助老人锻炼脑力。这里有一处小蓝花阅空间,收集汇总了国内外各类认知症相关书籍,为家庭和工作者提供支持。

“小蓝花市民中心”内的记忆咖啡馆

记忆咖啡馆展板

据介绍,中心的作用将辐射到整个街区。比如中心里正在举办的“花田美术馆”展览,是年轻的感官艺术家团队根据愚园路真实场景,编制了一个体验认知障碍老人生活的记忆故事,从中心出发,经过电话亭、银行、面包房、药店等街区各个友好机构,最后回到这里还原和体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症、关爱这个群体。

在运营模式上,中心引入“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等专业组织,探索“政府支持、机构自筹、项目培育、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中心里的脑力健身房引进了新加坡、日本等脑科学研究成果,将结合新科技开展社区脑力大赛。上海银行区级养老服务专项基金将进一步支持创新实践和成果转化。

长宁区是深度老龄化特点突出的中心城区,目前全区户籍老年人口23.1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的40.2%;8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3.92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的17%。随着老龄化、高龄化进程加速,失智失能老年群体的照护越来越成为养老服务的重点和难点,认知障碍老人比例增长、家庭负担加剧,诊断、照护和治疗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沉重的压力。为此,长宁区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行动,从2019年至今,长宁区通过新建改建,在13家养老机构设立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单元40个、建成认知障碍照护床位475张,今年还将新增照护床位130张,争取提前完成“十四五”600张床位的目标任务。早在2020年,长宁区已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全覆盖。

2023年,长宁区协同参与了上海市民政局制定国家标准《老年认知障碍社区照护规范》和市级标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南》。通过标准制定指导实践创新,积极探索认知障碍照护特色的“家庭照护床位”、“专业护理员队伍”、“适老化改造”等服务内容,在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中凸显特色,为认知障碍老年群体及家庭提供专业支持。

(本文图片均由季觉苏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