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寒地冻,老浴客孵混堂的频率比平时高多了。那天,在桑拿间与浴客交流时,有人说起,老徐一别已有不少年头了,不知道他一切安好?

认识老徐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刚忙完乔迁大业的我,看到新小区不远处恰好有家浴场,喜不自禁,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踏进混堂。先在大池泡得热乎乎的,再在桑拿间蒸得汗流浃背后,一边淋浴,一边静观搓背师傅的操作手法和技艺。但见一位中等身材、黑瘦略显沧桑的中年汉子,右手裹着毛巾,运足力气,浴客的背上被搓得泛着微红、健康的光泽……一看这架势,我心里有数了:这位师傅是舍得用力气且手法老到的角色,请其搓背是当然之选。

那天浴客不算多,不一会就轮到我了。我仰面躺在搓背床上,向师傅点了一下头,问贵姓?答曰,免贵姓徐。我说,麻烦您了啊。答曰:客气,你能请我服务,是照顾我,应该谢谢您……老徐有些内向,礼节性交流后,即拿起一条硕大的白毛巾,啪地一声抖得“山响”,再用力紧紧裹在右手上,随后问我:喜欢轻些,还是重些?我答:我老垢厚,且搓背数十年了,喜欢重些。老徐说,晓得了。随即娴熟地先搓面部、头颈和胸腹部,再搓上肢,之后格外使劲地搓下肢和后背。

老徐虽说按我“重些”的要求,但操作的过程中会依据身体不同的部位,有力度大小之分,且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么说吧,老徐搓背的手法和力度,与我多年来感受到的效果,迥然不同,就两个字:到位!但见身上的老垢被搓成散发式的泥条纷纷落地,皮肤则开始微微泛红。热中带爽,是异乎寻常的享受。老徐则在搓背的全过程中,轻微地喘息;结束时,汗津津的,这是真正用力后的标志。

老徐是高邮人士,人民公社时期搞过木材采购等工作,改革开放后,曾做过木材生意,但不顺利。之后他就拜师学了搓背的手艺,多年前来到上海谋生。我每周雷打不动地孵混堂,搓背总是找老徐。老徐告诉我,除了搓背,他还学了拔火罐、刮痧、修脚和敲背等等,都是专门在扬州拜过赫赫有名的师傅的,绝不会糊弄人。据许多浴客说,老徐敲背、修脚、拔火罐的技艺也很好,不过因为我不喜欢那些项目,也就没有享受过那些。浴客都很赞赏老徐的敬业,都说像老徐这样的搓背师傅,如今不多了。有位祖籍也是高邮,在上海开公司的老板多次与我说起,老徐有那么好的搓背手艺,且又舍得用力,实在难得。他多次提议与老徐一起办个搓背、修脚、敲背培训班,把扬州与浴艺相关的技艺传承下去,老徐总是似应非应地敷衍着。

大约十年前,浴场重新装修,换了老板,原来浴场的人马各奔东西,老徐也不知去向。新浴场开张后,我仍然每周泡一次澡,每次仍然搓背,但再也没有享受过老徐那样好的服务了。某天,恰巧又遇到了那位老板,才知道,老徐离开浴场后,他很表同情,便收留了老徐,让他在公司打杂。两三年后,老徐家里有事,就回高邮了。之后不久,老徐打电话告诉老板,感谢同乡在他落难时的帮助,他现在老了,就在老家带孙辈养老了。说到这里,那位老板有些伤感,说,老徐真的太实诚了。其实,如果老徐愿意,在他们公司再多做几年也没关系的。老板还说,老徐搓背的手艺那么好,如果搓背评职称的话,老徐肯定能评上高级搓背师或大师。我有同感。

岁聿云暮,转眼新年,我祝愿老徐平安、健康、顺达,阖家幸福!

顺便说一下:以前的混堂现在大都称为浴场,且还不少,其装修比以前好多了。就我居住的小区周边两公里半径范围内,就有五家浴场,规模有大小之别,但以中小型为主。浴场依然有搓背、修脚、刮痧、拔火罐等服务,但搓背的技法远不如以前了,这也是我特别想念老徐的原因。前不久,我又在浴场碰到那位老板,他已近八十了,仍然经营着公司,健康状况尚可,但因为腰痛,已不再自己开车了。他也很想念老徐。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往事总是让人感慨良多。寒冬孵混堂,很多人依然是离不开的啊。浴场泡澡的舒爽,非家里洗澡可比的,尤其是寒冬腊月,在浴场热气氤氲里,人情温暖里,那是特别的享受……(佘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