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聚焦十项行动 喜迎“两会”召开 ·

成绩与梦想交织的津南“两会”时光即将于2024年1月16日开启,沿着时间轴回看2023年,其中“十项行动·津南行动”贯穿全程、闪耀夺目。1月11日至15日,津南融媒将为您一一讲述“十项行动·津南行动”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5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七大主题展区,近400家“世界500强”等实力展商,于不久前落幕的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再次将天津津南置于世界的镁光灯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宗贸易、物流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供应链,从信息流汇聚到新行业动向,从多领域展览论坛到港产城融合发展,这次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带给津南的赋能模式更加多元,也让“会展+”迸发出更多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已经进入全面运营阶段,它的室内展厅净空高度、展馆地面承重、屋顶吊点承重、室外展场地面承重均为全国最大,能够承接的展会题材比较广泛,特别在承接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等重型工业装备展会方面,优势明显。”津南区会展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手握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津南区积极融入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天津港在国际航运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在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上取得的成效,高水平打造会展经济功能区。津南区还制定《鼓励会展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全面、精准补贴,积极促进产业引育,支持展览项目、会展企业落户聚集。”

以“港”赋能、优化整合资源要素,以“产”兴区、发挥“三张好牌”独特优势,以“城”带产、推动三次产业提质升级。在推动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中,津南区注重构建顶层规划设计联动机制,明确了开辟新型运输通道、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教融合、推广“双碳”创新成果、促进农商文旅深度融合等九项重点任务,督促20余家责任单位协同联动,清单式一体化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津南区与滨海新区已签署落实“双城”战略协同联动发展框架协议,全面深化津南区与天津港战略协作,推动重点企业建立“直客对接”,探索引育外贸新业态,搭建政企港对接平台,加快拓展荣程智运平台多式联运项目链接力、整合力、融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港口助力新兴贸易发展提升,一段时间以来,津南区积极对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中信保天津分公司,邀请其走访考察区内重点企业,交流互动,服务津南区开放性平台高水平建设。”津南区发改委副主任李菲介绍说,“津南区白万路(津港高速—津港公路)改建工程、谊达路(津南区界—八里台东路)建设工程已于2023年夏季和秋季相继开工,主动融入天津港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完成‘海河碳普惠平台’搭建,在全市率先完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专项规划编制;津南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并网容量达101MW,建成油氢合建站,荣程集团氢能运输入选市级‘双碳’示范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津南区着力做大做强石油装备基地,成立津南区石油装备商会,并与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进行签约,在产业链、人才、市场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邀请重点企业赴石油装备基地开展业务对接,切实推动基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京津“大双城记”和津城滨城“小双城记”重要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津南区在促进城市、产业、港口相互赋能的过程中,一方面高能级推进会展产业集聚,2023年,津南区举办大型展会活动36场,展览面积达200万平方米,落地东浩兰生、天旅会展公司等优质会展企业80余家,累计引进的各类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已超300家。另一方面,津南区深度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全力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整合串联“寻源稻乡游”“趣玩春日游”“等你‘稻’来体验游”“秋香‘稻’津南主题游”等四条旅游线路,该四条旅游线路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13+1”特色街区布局,海教园生态科技活力街区投入运营,津沽时光里被认定为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链条不断延伸,市民消费新场景有序更新,天津“商谷”影响力持续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期,津南区还将着力推进会展产业、港口经济与“369”产业链等融合发展,构建“相互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天津港对接力度,挖掘引育外贸新项目,多元化拓展市场空间,令宜居宜业宜游的津南城市氛围更加浓厚,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来源:津南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