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晚报》1月12日版面截图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这首《乡愁》,道出了海外游子们对家乡的眷念。地处全国重点侨乡,泉州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理念,依法维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在全市持续开展“检护乡愁·助推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专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市检察机关召开检察宣告会,推动各方力量共同维护侨胞合法利益。

法治滋养

留住古厝乡愁

永春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祖籍地,被誉为“乡愁故里”。

作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余光中旧居新坂堂,位于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红砖灰瓦闽南古厝,距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是海外同胞精神的“根”,也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家园”。

永春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由于管护不到位,余光中旧居存在安全隐患及不同程度的自然破败和人为破坏情况。当时,生活杂物随意堆放,家禽散养在庭院四周,影响了文物历史风貌。此外,古厝的主体是土石木结构,可燃构件多,耐火等级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永春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向相关责任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文旅部门切实履行好文物保护监管职责,与属地乡镇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确保新坂堂周边环境整洁并及时消除文物安全隐患。

按照检察建议书中的举措,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大力整改。余光中旧居内及周边影响文物历史风貌的情况均得到改善,家禽散养和杂物随意堆放的情形已消除,旧居内还配备了更加齐全的消防器材。

“守护乡愁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永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翔毅表示,检察机关将继续用法治守护同胞们的乡愁记忆,以检察担当保护涉台涉侨文物,守护中华文化根脉。

因地施策

护航乡村振兴

乡村是乡愁的根,促进乡村振兴,让乡愁寄托更加美好,安溪县人民检察院不遗余力。

安溪县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中,10岁的小成(化名)失去了父母和兄长,只能依靠年迈的祖父,生活陡然陷入困境。办案中,安溪县人民检察院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缓解生活困难,传递司法温情。

在安溪县人民检察院的推动下,一场“未”爱汇聚的接力帮扶就此展开——县民政局为小成及其祖父办理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名女企业家作为“爱心阿姨”,结对帮扶;县教育局为小成办理转校就读……

着力救助涉案的农村困难当事人,是安溪县人民检察院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司法救助效果最大化,该院积极延伸救助渠道、拓展救助方式,打造“检察+慈善”救助帮扶体系,2022年以来,已为21名困境儿童发放各类救助金27万元,提供医疗、心理救助等36人次。

此外,该院助力营造和谐安宁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发挥地域人才优势,与村(居)委会建立结对共建机制,选派检察官进驻“党建+”邻里中心,就乡村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开展联合调研,并会同职能部门制定《关于深化全县“检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充分运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涉农刑事案件办理全过程。该院还制定《“乡村振兴、检察护航”普法巡讲方案》,组建法治宣讲团,开展个性化、定制式的分层分类乡村振兴普法巡讲,实现辖区内24个乡镇“菜单+订单”式普法全覆盖。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结合乡镇风貌、发展重点、辖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一镇(乡)一策”方式,推动检察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提高检察机关护航乡村振兴发展质效。

据悉,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市“帮镇扶村促振兴”专项活动,指派优秀检察官挂职泉港区涂岭镇汶阳村,协助地方党委和政府健全基层党组织,明确村级工作思路,绘好未来发展蓝图。2023年以来,市人民检察院积极为挂钩村筹措、争取各项资金和奖补126.5万元,有力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村容村貌有效提升,切实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乡村振兴。

多方推动

依法守护侨益

“依依南洋楼,拳拳爱国情。”回乡起大厝,捐资助学,是众多华侨念念不忘的事情,而浓浓乡愁正寄托于那一栋栋楼厝间……

2022年7月间,泉港区侨联给泉港区人民检察院转交一份来自马来西亚华侨的诉求件,信中反映侨建闲置校舍处置的留名纪念权问题。该院迅速启动“检察护侨”机制,开展公益诉讼调查,通过收集整理海外侨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法律法规、现场走访了解等方式,查明案涉侨建学校顺南中学几经撤并,校舍处于闲置状态,因风雨侵蚀,冠名铁件老化已久且未予重修。其间,属地政府将闲置校舍租赁给他人,而留名纪念权迟迟没有着落,最终成了华侨们的一个“心病”。

泉港区人民检察院介绍,华侨向中小学校捐赠的校舍系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检察公益诉讼法定办案范围。随着案件的深入办理,该院发现随着近年来当地项目的推进和中小学布局的调整,部分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兴建的学校因此面临撤并、搬迁或闲置的情况。为此,该院通过开展“护航侨建校舍暨侨赠权益”专项活动,督促有关部门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注意保护海外侨胞捐赠财产。

此外,泉港区人民检察院还与教育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充分沟通,针对上述诉求件的检察建议整改效果举行公开听证。该案的成功办理,不仅保障了华侨留名纪念权,也促成侨建校舍盘活转化合法合规,推动有关部门每年从租金中拨付20万元,设立华侨专项基金,用于奖教奖学、扶贫慰问等公益事业,有效破解涉侨捐赠维护管理处置的“老大难”问题。

检护乡愁,久久为功。近年来,泉州市检察机关设立检侨协作联络点48个,聘请检察护侨联络员66人,挂钩联系重点企业765家。检察护侨经验做法获评泉州市“十佳创新案例”;办理梧林侨乡文化名村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