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赶场是一种期待,是一种生活,是一场长久安于平淡后的奖赏与惊喜。逛着逛着,心情就舒畅了。

长大后,赶场是一种回忆,是回不去的“乡愁”,是久困于城市感受人间温暖、热腾生活的回味。看着看着,眼角就湿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我们来到了金孔场镇

街上往来的行人人潮涌动,沿街小商贩吆喝声、市民的咨询砍价声,邻里间的问候声此起彼伏,连空气都是热气腾腾的,还是脑海里那个淳朴、热闹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赶场哇”浓浓的乡音萦绕耳边,想起小时候除了东看西看,被各种美味小吃店吸引外,还有就是遇到熟人在家长的指引下忙不迭的打招呼,几乎街上的每个人,都能叫得出名字或辈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乡镇上的人而言,赶场就相当于一个小聚会,熟人见面递根烟,站着聊聊天,或者茶馆里坐下来喝茶、打牌、晒太阳,寒暄着最近正忙些什么,感受时光一点点流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子、化肥、锄头、镰刀等农资农具,扫把、簸箕、背篓等编制品,各种杂货铺、美食小吃琳琅满目,整个场镇承载着我们生活的全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一碗金孔经的典美食乌凉粉,在热油锅里被煎制两面焦黄,撒上特制的酱汁就出锅上桌了,入口软糯、焦香,伴着酱汁的美味,令人大饱口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又香又解馋的方酥饼、酥脆爽口的金孔小麻花、沿街叫卖的丁丁糖、软糯甜津津的糍粑……这些美味小吃是不是身处异乡的你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有多少人鞋子开胶了就是坏了,该扔掉了。以前鞋子开胶了,只要鞋面没有洞、还能穿就不算破,找街上的鞋匠修一下依然是一双好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老“手艺”编织的农具环保、好用,经济又实惠 ,取之于大自然,用到坏掉不能用的时候,将其丢进灶膛,付之一炬,化为灰烬又还给大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称上二两肉给全家人打牙祭,招待节日里留下来的客人。如今,逢年过节依然买肉、灌香肠、晒腊肉,吃的更多是节日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家常去的理发店,经济实惠,还理得中规中矩,不用担心不好看,可以很长时间再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时无数次前往学校读书的那条小路,在脑海里已刻下深深的印痕,上学和放学路上那个小小的身影,成了我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山,你是不是也一样

每逢过年回家,一定爬上山

看一眼山窝窝里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赶场,有人赶的是生活,而有人赶的就是那份情怀,或许不为买什么,为的不过是去感受那一份市井烟火气,在每一个热闹的长街,在每一处充满温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每个盐亭人
都有着一段赶场的回忆
你怀念曾经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一起赶场的时候吗?
你的家乡是哪个乡镇?
希望下次去你的家乡赶场吗?
评论区里聊聊吧!

编辑|小盐(ytzx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