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四川省工商联”)在成都发布《四川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四川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从523.1分上升至537.4分,全省民营企业履责水平稳步提升。

据了解,本次报告共采集有效样本1819份,同比增长40%,涵盖全省21个市(州)、18个行业,呈现出“区域分布全面、行业涉及广泛、大中型企业多”的特点。报告还首次编制“2023四川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领先企业分析报告”和“2023四川民营上市公司ESG专题报告”,形成50家领先企业榜单,并新增5个优秀企业家案例和10个优秀商(协)会案例。

报告指出,四川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领先企业中,70%的企业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和实施方案,84%的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中。四川民营上市公司ESG平均得分为558.1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数民营上市公司建立了ESG治理体系。

四川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四川社会、民生发展,在参与调研的1819家企业中,77%的企业通过具体措施来落实员工福利待遇、增进员工福祉,76%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促进就业,64%的企业参与了抗击地震和高温等突发自然灾害,28%的企业参与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绿色能源开发,另有138家企业参与了2023年成都大运会,为促进四川社会民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还显示,四川民营企业还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和欠发达县域发展。截至2023年12月26日,全省13137家民营企业、409家商(协)会结对帮扶9464个村,实施“兴村”项目15794个,累计投资到位资金827.2亿元,解决就业85705人,培训人员105407人次。同时,已有82家民营企业、78家商(协)会结对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助力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

同时,四川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领先企业在关爱员工促进就业方面,帮扶困难员工总金额为1264.8万元,82%的企业参与过“民营企业招聘周”“金秋招聘月”“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等招聘活动;在慈善捐赠方面,捐赠总额为1.5亿余元,有5家企业捐赠金额超千万元;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52%的企业有专职部门负责乡村振兴工作,消费帮扶和就业帮扶是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