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来说,最为直观的减肥感受是人体的疲劳指数,比如锻炼后,早起是否感觉心慌、胸闷,血压是否正常,甚至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等对身体状况指标监测。“不推荐过度减肥以及纯靠饥饿这类错误的减肥方式。”何栩解释说,正确的减肥方式应该是营养调整和科学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栩与同行交流,推广科学运动

科学地理解减肥,实际上就是“消耗大于摄入”。控制、减少摄入,需要科学营养膳食。

“对于大基数体重的人群,在科学的营养调整和运动下,一个月减8斤,算是比较正常的速度。”四川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余雪梅也认为,贾玲“一年减重100斤”,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确实也非常不容易。从目前网络上披露的有限信息中,还不足以判定,贾玲到底使用了哪些减肥方式。有极端的人群会认为,既然粗粮比米面利于减重,那干脆只吃粗粮。“这也是不科学的。”余雪梅说,粗杂粮富含丰富膳食纤维,不利于铁、钙、蛋白质等吸收,长期如此容易营养不良,而且大量膳食纤维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低碳水、高蛋白质的‘生酮饮食’,也是大家热衷的减重的膳食模式,但专业人士认为,这一方式只适合特殊肥胖人群,例如合并严重糖尿病的患者,并且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严格监测下进行,不建议普通肥胖人群使用,并且一定不能长期使用。”

余雪梅说,对有增肌、塑形等特殊需求的健身人群,往往会摄入高蛋白的饮食,比如大量的鸡胸肉、牛肉、鸡蛋等,但实际上,长期高蛋白饮食方式,也是不健康的,会对肾脏功能产生损伤,导致慢性肾脏功能不全。在临床上,余雪梅曾接诊过蛋白质摄入量高出普通人群建议摄入量三到五倍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肾损伤。

运动是增加消耗的重要方面。“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两大类。”何栩解释说,有氧运动是指能量消耗的方式以有氧消耗为主,比如慢跑、快走、骑单车等,而有氧消耗的判断方式是以心率为标准,“有一个公式,(220-年龄)×60%~70%,运动时心率维持这一区间,则为有氧消耗。”何栩表示,在膳食营养科学合理的情况下,每周坚持三四次有氧运动,每次时间40分钟以上,对于普通人群减肥效果会比较理想。那为何仍然推荐减肥人群加强抗阻力运动锻炼呢?何栩解释说,抗阻力运动在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以外,也可以起到纠正不良体态、塑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