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天看了《三联爱乐》24年第1期的封面文章《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A面与B面》。文章介绍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阴暗面”。“猛料”包括:

1、纳粹力捧施特劳斯家族,认为他们可以振奋老百姓的心气儿,但是发现小约翰·施特劳斯有八分之一犹太血统,后来还偷偷修改了他的家族历史记录;

2、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首任指挥克劳斯,虽然没有加入纳粹党,但是和希特勒、戈培尔关系匪浅,包括首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募款,也有支持纳粹的意思,所以二战结束后他被审查了一段时间,所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从开始就动机不纯;

3、维也纳爱乐也捧过纳粹,还给纳粹战犯席拉赫送过戒指,后来戒指遗失,等席拉赫出狱,居然又补送了一个;

4、著名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虽然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但之前的演奏版本,就是一个纳粹分子编订的。后来2001年哈农库特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第一首曲目就演奏了《拉德茨基进行曲》,但是用了更老的版本。后来维也纳爱乐才对此进行了修订;

5、小约翰·施特劳斯写《皇帝圆舞曲》,原名叫做《手拉手》,其实是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见面而做的应景作品;后来被纳粹利用,用以宣传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放在第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中。

而且,文章中也提出,并不是说施特劳斯家族作品,就是代表欢庆新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开始,并没有新年的概念;加演《蓝色多瑙河》演奏开始被打断,由指挥送上祝福,是卡拉扬1987年指挥时,观众自发的,才成为传统,而那之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才真正走向国际化。所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并不能算一个非常久的文化传统。

文章流露出这样的意思,不要盲目迷信施特劳斯家族作品,与新年节庆的关联。甚至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和纳粹只隔着一首《皇帝圆舞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之前也看到过网友的说法,说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代表着奥匈帝国腐朽的文化,不应该拿出来宣传。我是觉得,通过这文章,普及一些历史常识,挺好,涨涨见识,但也没必要强行关联。什么是传统,多少年就算传统?不必那么纠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这么多国家转播,气氛欢乐,即便有些黑历史,毕竟是过去。否则的话,富特文格勒二战时指挥的贝多芬交响乐,还算不算经典,他在希特勒生日会上指挥的贝九,有没有音乐性?不是也有人认为,他的演绎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抗争吗?希特勒喜欢瓦格纳,瓦格纳的老婆儿子亲纳粹,那为什么还上演瓦格纳的歌剧?

再说咱们这,京剧、昆曲都曾经是宫廷产物,慈禧喜欢,那是不是腐朽的,怎么现在成了国粹?样板戏,咱们承认不承认有艺术的价值?《黄河》钢琴协奏曲也是奉命作品,是不是低水平?

所以,既然已经约定俗成,既然施特劳斯家族的这些作品轻松,好听,容易入门,咱们该听还是得听。之前我写过,我国新年娱乐市场水团横行,学生水平的,就打着什么“皇家”的名号,来中国巡演挣钱。一来骗了老百姓掏腰包,二来把古典音乐庸俗化,以为听着《拉德茨基进行曲》拍拍手就高雅了,给你加演个中国乐曲就感动了,那确实不靠谱,该揭露。说白了,还是崇洋媚外。这次据说有个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的乐团,本来水平还行,在中国演出,海报被强行改为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人家自己还不认呢。

反过来说,咱们中国人也有“金色大厅”情结,不论什么团,只要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就得到世界最高水平的承认。其实,只要出场租,只要有档期,你社区合唱团也能去。这金色大厅也应该祛魅了。这就是一个有一定历史,音响效果好,装饰辉煌的音乐厅而已,既不用神化,也没必要鄙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也在金色大厅看过“旅游戏”,一个小乐团,穿着古装,演着大俗曲儿。就是因为第一次来,强行感受一下气氛。人家也就是面向外国游客的演出。所以,这些来中国的“水团”,凑凑热闹感受一下氛围没问题,票价300以上就有问题。还不如好好看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转播,从小曲中寻找深邃,逐渐入门。咱们要“崇”,要“媚”,还得追真正有水平的演出。我喜欢古典音乐,可以说92年克莱伯指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起了重要作用。我在某平台做了个歌单,选了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最喜欢的近百首作品。有的小曲听起来,回想现场的盛况,也会感动得眼眶湿润。比如说1987年卡拉扬指挥,凯瑟琳·巴特尔演唱的《春之声圆舞曲》,那就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么听下来,慢慢的,咱们就能由浅入深。像这次的柏林除夕音乐会,演奏的是瓦格纳《女武神》第一幕,那可能大多数人还接受不了。既然目的是普及,是带来欢乐,还是要在专业、认真,且通达的基础上,享受、聆听、共情。

最后再说一下这《三联爱乐》,我连续买了28年,去年开始不再买了。因为觉得作为一本音乐杂志,《爱乐》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是专业的所以我得教训你。我高中时看《爱乐》有一篇文章,写歌剧怎怎么怎么高雅,京剧就不行。我就很不满,给编辑部写了封信,说不能这么拉踩。可能因为当时水平稚嫩,被感谢几句退了回来。今天看这篇封面文章,还是透着那股子“高明”劲儿。30年来,中国爱乐者进步了,这杂志不进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