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吉林市的北山在清初时曾有九座山峰,峰峦蜿蜒盘桓,依江出水,呈现带有“王者气”的风水格局,号称“九龙”。有好事者密奏清廷,言说有心术不正之人,将先人骸骨藏在山中某处,意图和爱新觉罗家族轮流坐庄。康熙帝闻言,既惊且恨,遂听擅堪舆的专家建言,责令吉林地方政府挖去数座山峰,破了“九龙”成局的风水,自此吉林地方便没了僭越乱世的隐忧。

传说固然如此,但北山究竟被挖了哪座峰,还剩下几座峦,大多数吉林百姓并不了然。包括我在内,偌大的北山公园,最熟悉的是迎城傲立的东峰和西峰。据《吉林市地名词典》记载,北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花岗岩山体,山有东、西二峰,东峰海拔255.8米,西峰海拔269.8米。其中闻名中外的北山古寺庙群等历史文化古迹大多在东峰,西峰自民国初年开始,则一直是俯瞰吉林,饱览风景大观的去处。

在如今的西峰之巅,耸立着始建于2007年(2008年12月24日落成)的平安钟楼。这是一座由钟亭、观景台和文化廊组成的21米混凝土仿古建筑,内有重达36.5吨的平安钟。特殊日子里,这里会鸣钟祈愿,为吉林市求得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由于本就处在北山公园的最高处,平安钟楼与东峰的关帝庙天王殿后壁相映,成为最醒目的标志性景观。

尽管平安钟楼有着富丽堂皇的外表,以及感人至深的含义,对许多吉林市市民而言,毕竟还属于新生景点,情感纽带远不及之前的旷观亭牢固。毕竟上世纪在吉林市生活过的百姓,但凡家中有本地景区纪念照,北山旷观亭必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背景之一。据《吉林市地名志》记载,西峰上的旷观亭建于1913年,是一座一层木质结构的六角攒尖亭。不过,在民国版《永吉县志》的“始修北山公园记”的行文中,又让人隐约觉得这座亭子是1924年民国政府修建北山公园时的产物,故而《吉林市园林志》等资料只笼统记载亭子修建于民国初年。

非独修建时间,就连亭子最初的名称也很值得推敲。据记载及解放前老照片显示,旷观亭曾有两块牌匾:一为亭子东侧悬挂的“旷观亭”匾额,此匾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天津劝业场即他的墨宝);另一块悬挂在亭子的西北侧,上为“旷亭”二字,为宋小濂题写。由此可知旷观亭在解放前也被叫作旷亭。至于为何一亭二匾,又是哪一名号在先,已很难考证了。

虽然拥有些许疑窦,但旷观亭是北山上重要景点则毫无疑问。早在解放前文人墨客推崇的北山八景中,旷观亭就是“旷亭日出”、“万家灯火”的晨昏观景之地。亭柱上楹联所书:“登高望远四面云山千家烟树,听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山”更是生动地描摹了登峰入亭,一览大千世界的畅然心境。

1964年,始建于民国的旷观亭被原址推倒,重修扩建为二层单檐六角攒顶的新亭子,亭上也被覆上了绿色琉璃瓦。循阶登临新亭二楼,凭栏远眺,但见:近山相拥,远山迤逦,澄净如练的松花江浩荡东去,房舍鳞栉,道路棋盘,山光水色,远村墟烟,尽收眼底,实不愧旷观之谓。我少年时曾买票到亭上参观,远眺市区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至今仍不能忘怀。

或许新世纪当有新事物相称。2008年,在旷观亭的尘埃中,平安钟楼于北山公园内重塑新巅,古老的西峰上历经一层、二层时代后,也暗蓄了一脉“更上一层楼”的豪情!

愿平安钟楼凝聚的豪情,能够在这方水土上传递给更多的人——承望远旧志,造幸福新为,不求一人得道自家荣华富贵,只愿运济苍生百姓平安康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皮福生先生、贾大为先生(网名易林学馆)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部分图片取自《吉林近代图志》,看更多吉林市老照片及其更多细节,请购买吉林文史专家皮福生先生编撰的《吉林近代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