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奥运会终于在北京时间7月23日19时开幕了,这让我们不禁要感叹一句:“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当然,这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作为一个体育大国,一个曾经用“小球转动大球”的优秀民族,我们此行的体育代表团还是十分有看点和奔头的。

其中,曾经两战奥运,成为国乒史上第四位大满贯得主的马龙就是代表团中的佼佼者。在历经伤痛折磨,人生低谷后,他又重拾信心,毅然返回赛场继续他的梦想。

那么这位现年已经33岁的“乒乓老将”是如何做到老当益壮书写国乒的“黄金时代”,他的第三次奥运之旅又是否能够一帆风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龙

01 哪有什么黑马,不过是厚积薄发

2020年11月22日,国际乒联总决赛完美收官,马龙打败世界第一樊振东,荣获男单决赛冠军。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则普通的体坛的消息,但是对马龙来讲,这却是一场长达538天的身心煎熬。

因为他一次获得冠军还是在2019年的6月3日,到此次决赛之前已经陷入了一场一年半的“冠军荒”,这对于一个顶尖运动员来说是耻辱的,是令人崩溃的。

更重要的是,他已过了而立之年,比赛对于他来说是打一场少一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让他继续磨炼,只能奋不顾身地向前拼搏。

当记者去赛场后台采访马龙的时候,他正一个人靠着墙壁抬头沉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问他:“这个冠军,等得太久了吧?”

“感觉像做梦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在做梦。”马龙微笑着回答,可是那通红的眼眶却出卖了一切。

为了一个冠军梦,一个竞技梦,有很多人都等得太久,久到梦醒。

媒体总喜欢打出“某某赛事,黑马横空而出”的标题,可如果真的了解这些所谓“黑马”的日常,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艰苦努力过后的厚积薄发。

不断缔造泳坛神话的孙杨,每天要在水池里游足两万米,不仅皮肤泡得发皱连手指的指纹都随之消失;

被大家称作“超级丹”的羽毛球大神林丹周一至周五每天保持12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周六周日还会给自己“加餐”,大年初一也不松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乒乓球国家队教练刘国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位体育运动员光鲜荣誉的背后都是无数的伤痛和汗水。

作为中美关系破冰功臣,曾经缔造出“乒乓外交”美谈的乒乓球项目,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竞技体育,更是一种国家象征,只要是有中国的地方,冠军就一定不能是别人。

而参加比赛的乒乓球运动员,他们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也就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龙及其妻子

相比于张继科快准狠的碾压式扣杀,马龙更讲究技巧,战术更灵活百变,可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对手。不过这也就意味着他的瞬时爆发力和控场力有所限制,需要不断地钻研揣摩。

所以当21岁才崭露头角的张继科用445天就实现大满贯的时候,8岁就取得世界冠军的马龙还在训练场上默默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基础的动作,努力向自己的“大满贯梦”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凭外界花开花落,我自独守乒乓球桌,据内部工作人员透露,这位已经有些超龄的老将每天的训练是其他人的三倍,却从来不喊苦不说累,总是一脸和气微笑着面对。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懈努力和坚持,终于在28岁的时候完成了大满贯梦想,成为我国继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之后的我国第四位大满贯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练刘国梁亲吻马龙

02 伤病打倒的是躯体,不败的却是信仰

然而,作为一名竞技运动员,除了年龄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那就是伤病。

在04年雅典奥运会披着五星红旗燃爆全场,被誉为“飞人”的110米栏冠军刘翔,只能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单脚蹦到终点;

迷倒万千女球迷,有“藏獒”之称的张继科在16年伤后就开始半隐退状态,如今更是杳无复出音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继科

原本都是天才般的选手,但因为伤病的侵袭,只能被迫离开赛场,放弃梦想。今日这位三度出战奥运的老将马龙,也曾经面对过这种威胁。

2019年8月21日,一个马龙毕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他接受了膝关节的手术。对于一个需要不断跑跳,变换位置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说,膝盖受伤仅次于手腕不能发力,是一种致命的伤害,如果不能治愈,那么他的职业生涯也就会就此搁置。

然而,这次手术并不是万无一失,作为马龙这样的顶尖选手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他是唯一一个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

“我是想哪怕这次奥运会结束了,过一两年以后自己还想再打打,就不希望一直在康复,伤痛里面周旋,想一次性做好,然后接下来就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了,所以我觉得这三个月的时间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记者的问询他如此回答,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不会是他职业生涯的终点,他还想要圆更多的梦,获得更大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手术之前特意剃了一个光头,以此来寓意“从头开始”,再战辉煌。我想,大概只有对自己有十分自信的人才会愿意赌上这一局,赌上未来和梦想。

当央视曝光马龙单手拄拐背对镜头的画面之时,无数网友泪目,这位1988年生人,已经33岁不再年轻的运动员,依旧保持一颗赤诚的少年心,愿意为梦想付出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天不负有心人,百二秦关终属楚,2020年11月的乒联总决赛就是他付出成功的最好的证明。

即使年过而立,依旧可以站在乒坛巅峰,面对一众英才名将,说一句:“冠军属于中国,冠军属于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的路上难免有伤痛,有挫折,但是他们能打倒的只有生理,只有躯体,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信仰和决心是谁也夺不走,打不倒的。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坚信,就会年轻,永远充满活力和斗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龙能书写属于他,属于中国乒乓球事业的“黄金时代”,秘诀就在于不败的信仰和坚持,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将这个“黄金时代”更好地演绎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男单团体双卫冕,“龙队”不会让你失望

当然,除了我们“龙队”的成名史外,大家肯定也对他在此次东京奥运会的表现充满期待,想要知道他是否能和队友一起杀出重围,实现中国队的卫冕。

其实,这从7月21日傍晚的乒乓球抽签结果中就可以窥见一二。中国头号种子选手“小胖”樊振东和林昀儒(中国台北),张本智和(日本)三位高手同在上半区。

而二号种子选手马龙在下半区迎战的则是瑞典的法尔克,德国的奥恰洛夫和巴西的雨果(此雨果非彼雨果,是个乒乓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好签,“小胖”的实力有目共睹,马龙和多位乒乓名将都曾败于他手,即使对阵另两位高手也有五成以上的胜算,是男单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马龙这一组对阵的主要是欧美选手,整体实力逊于上半区,有的还曾是马龙的手下败将。对于靠经验技术见长的马龙来说有挑战,但只要稳定发挥,依旧可以冲出包围,与樊振东会师。

所以,如果比赛顺利,男单的冠亚军之争很有可能再次在樊振东和马龙之间展开,一方是冉冉升起的新秀小将,一方身经百战的运动老将。

两人之间的pk必然精彩纷呈,无论谁胜谁负都会是一场视觉盛宴,不会让大家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振东vs马龙

至于混打和团体赛上面,中国队也是强强联合,除了日韩等亚洲队外,基本都要逊于中国。所以说这次的东京奥运会,马龙和中国只要顺利发挥,摘金之路并没有太大的困难,毕竟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队赢得了32枚乒乓球中的28枚,实力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甚至有媒体直接将中国的乒乓球队奉为“龙之队”,认为中国将会在本届奥运会大展身手,包揽五金,对马龙等中国队员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肯定,有助于赛场发挥。

小结:你们最美,奥运加油!

千人千品,不一而足,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国家每年投入那么多的金钱和精力在运动员身上,认为这不过是种变相的“娱乐”,何必那么较真,不如多放在民生之上,造福百姓。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存在条件确实是民生经济和军事发展,但所有的文娱活动,体育竞技也在其中起着不小的作用和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日本拼了命也要办奥运,就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一个体育强国不仅能增强国民的自信团结,还能促进旅游,餐饮外商投资等一系列的地区发展进程,为国家GDP做出贡献。

我们能够明显感到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企来到了中国投资,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光临中国。

作为本土居民的我们,在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水平,誓要把最好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这是单纯发展民生经济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而这些如马龙一样在体坛披荆斩棘,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们,正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每一颗汗水,每一滴热血,都浇灌了祖国的土地,浸润了奔腾的河流。

是他们“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感染国人,是他们胜不骄败不馁,友谊第一的比赛准则吸引世界目光。

不仅32岁的马龙能打,无数体育健将,退役运动员们也依旧能打,是他们打出了中国体坛的“黄金时代”,打出了中国精神的“黄金时代”。

让我们在结尾送上最真诚的赞美和祝愿:“体育健儿们!你们最美,奥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