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疆域主要位于山东大部,河北南部。

齐国第一任国君是吕尚,吕尚因辅佐周文王、武王推翻商纣,建立大周有功,武王封于营丘(临淄),齐国始建国。齐太公大力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终成中原霸主,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

然而齐桓公死后,齐国开始走下坡路,到齐顷公时,再也无力称霸。

齐桓公时期,陈国公子陈完因在陈国内被排斥,来到齐国避祸,并改姓田。桓公让他做工正之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景公时期,齐国内有七大家族,分别是田、鲍、栾、国、庆、高、高,有两个高氏。公元前545年,陈完四世孙田桓子,联合鲍氏、栾氏、高氏共同灭掉庆氏。又过了一些年,他又联合鲍氏灭掉了栾氏和其中的一个高氏。

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后,田桓子之子田乞发动政变,驱逐了国、高二氏,自立为相,从此田氏家族就永远地掌握了齐国的相位。

公元前391年,国相田和将姜齐末代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边,只留下一城的土地作为齐康公的食邑。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史称「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