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朋友前脚甲流刚好,后脚就感染了乙流。”自去年11月入冬以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等交织叠加,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也令儿童“中招”呼吸道疾病的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当前乙流高发的情况,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高福院士表示:“冬春流感流行季,一般是从10月中下旬持续到次年3月中上旬,目前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波流感冬季高峰期。最近,我们又即将迎来春运,人员流动增多,探亲访友、旅游出行、聚会聚餐等增加,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会加大。”

针对免疫系统相对薄弱的儿童,高福院士特别叮嘱,孩子们本身免疫系统正在发育,还不太健全,是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人群。为此,高福院士建议:“节假日期间也要继续坚持‘三大件’,即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性活动。另外,也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针对自去年冬季以来儿童呼吸道疾病阶段性高发,高福院士指出:“科普是社会疫苗,做科普打‘疫苗’,预防‘信息流行病’。我们很高兴携手企业与行业专家,通过定期研讨与交流为大众传递科学理念,更好地守护孩子呼吸健康。”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调查显示,我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日就诊量占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10%~20%。

就咳嗽这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来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教授解释道:“大部分呼吸道感染其实是自限性疾病。除了个别体质特殊孩子,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发病后约5至7天开始自愈。咳嗽是孩子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可以解释为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家长要保持良好心态,无需有太多心理负担。”

刘瀚旻教授补充道,“不少小朋友退烧后还伴有其他症状的咳嗽,有可能是‘感染后咳嗽’。由于生病时,免疫系统会把感染的细胞连同病原体一起清除,此时呼吸道会产生上皮损伤,外界稍有刺激就会引起咳嗽,但这类咳嗽随着上皮细胞的修复再生,症状会逐渐减轻并消失。”

如果咳嗽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又该怎么办?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昆玲教授建议,如果咳嗽严重影响到孩子睡眠休息,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雾化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申昆玲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对于咳嗽比较重,咳嗽时间较长,有过敏基础,以及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可以使用雾化来缓解症状。雾化吸入是用机器通过压力给入药物,不需要病人配合,尤其是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是一个极大的优点。相较于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雾化给药则更为直接。另外,雾化过程中会有大量水分进到呼吸道,让呼吸道黏膜保持足够水分也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

咳嗽虽然是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但若孩子呼吸道感染后长期久咳不愈就得当心了。刘瀚旻教授特别提醒,“对于儿童,连续咳嗽超过4周就属于慢性咳嗽了。”

相关数据显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在儿童慢性咳嗽中占41.95%,大约30%~40%的CVA患者会发展为典型哮喘7,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发展为典型哮喘。

在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间,孩子常去医院很容易被交叉感染。因此,刘瀚旻教授建议在孩子病情相对稳定的阶段,可以考虑居家护理观察,根据医生的指导采取一些雾化手段来缓解症状。

刘瀚旻教授补充道:“针对有哮喘等呼吸道基础性疾病的孩子,增强免疫力尤为重要。提升免疫力有助于降低他们呼吸道疾病感染发生率,从而避免哮喘急性加重。”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