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周三恢复公布了青年失业率的数据,显示16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在12月份为14.9%,创历史新高。

这个数据不包括在校学生,也就是说,这些青年都是真正需要工作的人。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在就业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今年将有创纪录的1179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的情况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青年失业率自2020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2023年6月达到了21.3%的峰值,之后国家统计局暂停了该数据的发布,称需要对劳动力调查统计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也遭遇了多重困难,如新冠疫情的反复爆发、能源危机的加剧、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等,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第四季度GDP仅增长5.2%,低于预期的5.4%。

我国一直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扩大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补贴、鼓励创业创新等,以促进就业稳定和增长。

同时,中国也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力,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等,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然而,这些措施是否能够有效缓解中国青年的就业困境,还有待观察。一方面,中国青年面临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不仅要和同龄人争夺有限的岗位,还要和更有经验的中老年人竞争。

另一方面,中国青年的就业期望和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青年希望找到高薪、高福利、高品质的工作,但这些工作往往需要高技能、高素质、高创新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中国还是相对匮乏的。

因此,中国青年要想在就业市场上立足,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我国也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和服务,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培训,提高青年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和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