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外贸成绩已出,按照美元计,我国贸易顺差达8232.23亿美元,与2022年相比有500多亿美元的差额,在全球市场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持有外贸业务的中国企业仍处于高度承压状态,订单、利润双减。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巴西、印度尼西亚、南非、新西兰等国家对华贸易实现顺差,按照对华贸易出口产品类别,上述国家基本可分为高端工业品出口国和资源出口大国两大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越南位列对华贸易前五,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进入前十。值得注意的是,除去美国和越南,对华贸易前十的国家基本实现对华顺差。换言之,我国向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巴西等资源国进口了大量矿产资源、工业原料,超过了我国对其的商品出口金额。而日本、韩国、德国则因高端工业品和半导体等业务,保持了一定的对华顺差,只是随着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国产替代加速、“卡脖子”技术陆续被攻克,日、韩、德的对华顺差金额均呈递减状态。并且,因为统计口径的问题,其实2023年韩国对华贸易已呈逆差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我国对美国、越南、印度、泰国、荷兰、新加坡、英国、菲律宾、意大利等国实现1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顺差,其中美国高达3300亿美元以上,大量具有高性价比的中国商品和原料、工业半成品等是上述国家市场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必需品,加拿大和法国的对华贸易总额不低,且只存在较少的逆差,低于5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芯片和部分工业半成品及不均等政策的存在,2023年中国台湾地区对内地实现1300亿美元以上的顺差,而去年这个数值高达1700亿美元,随着不均等政策的去除,该项数值有望继续大幅减少。需要注意的是,农业领域的单方面优惠政策取消与否影响并不大,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不止台积电这一张“王牌”,还有大立光、玉晶光的镜片,稳懋的化合物射频芯片代工,环球晶圆的先进晶圆片,南亚、欣兴的IC载板,国巨的电子元器件等,这些企业仍有着相当高的产业话语权,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的超越和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