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技术规程(试行)》(以下称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方法作出规范,用于指导项目尺度的全国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增汇成效评估工作,量化评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巩固提升海洋碳汇能力的贡献。

2010年以来,中央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整治修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修复成效已初步显现。2023年,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全国—区域—工程区不同尺度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为科学评价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碳汇参与碳市场交易提供支撑”的要求。为推动实施方案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海洋减灾中心等单位,认真总结国内外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经验,基于中国国情,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并选取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区域进行了方法验证。

本规程的印发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海洋碳汇计量监测的标准体系,为摸清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提供指导,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下 2023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讨论成果——蓝碳,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

金句视频 精彩回顾

全体会议10 金句视频

Highlights of the Plenary 10

蓝碳,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

Blue Carbon: Fighting Climate Change and Leverag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11月23-24日,作为海博会的宏观论坛,为期两天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论坛围绕海洋科技、海洋产业、航运运输、海洋文明、海洋合作治理等5大维度设置10场全体会议,预报中心吕洪刚高工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第10场全体会议——“蓝碳,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并做了题为《蓝碳——自然资源领域蓝碳行动》的大会报告,介绍了预报中心在海洋碳汇方面开展的工作,分析了蓝碳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蓝碳工作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洪刚高工在论坛现场作报告

内容来源:自然资源部 海洋经济博览会 国家海洋预报台

未来两天海洋环境预报

预计明天,

渤海有2.2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黄海北部有1.3到1.6米的中浪;

黄海南部有1.6到2.2米的中浪区;

东海北部有2到3.2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东海南部有1.6到1.9米的中浪;

台湾海峡有1.1到1.6米的轻浪到中浪;

台湾以东洋面有1.8到2.4米的中浪区;

巴士海峡有2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南海北部有2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南海中部有1.8到2.4米的中浪区;

南海南部有2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北部湾有0.7到1米的轻浪。

预计后天,

渤海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到2.8米;

东海北部的大浪区维持并扩展至黄海南部,浪高2到3.3米;

南海的大浪区减弱消失;

巴士海峡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到2.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17~21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

美丽海岛海域海况

预计明天,

菩提岛、永兴岛、永暑礁附近海域有2.1米的中浪,以上海岛不适宜乘船出行;

钓鱼岛、分界洲岛附近海域有1.8~2米的中浪,觉华岛、长岛、刘公岛、大陈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平潭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蜈支洲岛、黄岩岛附近海域有1.3~1.7米的中浪,这些海岛较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我国其他美丽海岛附近海域都是轻浪,海况不错,非常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美丽海岛是指以下的35个海岛:

觉华岛、长山群岛、菩提岛、长岛、刘公岛、灵山岛、秦山岛、连岛、崇明岛、嵊泗列岛、岱山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玉环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三都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涠洲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永暑礁。

更多滨海旅游预报 尽在中国海洋预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C端可登录中国海洋预报网http://www.oceanguide.org.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移动端可使用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进入“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进入“全球海啸预警”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