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21年,刚刚结束三年内战的苏俄,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这场饥荒很快席卷了苏联主要产粮区,30多个省遭到波及,粮食几乎颗粒无收。

根据官方记载,死于这场灾难的保守估计有520万人,然而根据其他学者估计,实际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一千万,受到波及的人数远比这些数字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祖卢克,死亡的饥民)

这次饥荒让无数人流离失所,尸横遍野,国内爆发了数次叛乱与起义,最终,苏维埃政府决定向国际社会求助。

然而,在这次饥荒中,国际社会最早作出回应的竟然是美国救济署。在两年的时间内,美国向苏俄提供了78万多吨的食品与药品,在一段时期内甚至供养了超过1000万人的生活。

苏俄和美国处于不同的政治阵营,在苏俄爆发危机的时候,美国竟然愿意伸出援手,让人惊讶的同时也不免怀疑,美国真的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才伸出援手的吗?

这场饥荒又是为何爆发,仅仅是因为天灾吗?苏俄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进行自救,才使得政权得以顺利存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饥荒)

一、天灾人祸饥荒爆发,苏俄政权岌岌可危

其实,苏俄1921年爆发的饥荒并不仅仅与俄罗斯1921年的干旱天气有关。

此前的俄国在1914年到1918年的一战中已经受到重创,沙皇政权在1918年俄历十月被无产阶级推翻后,俄国人民并没有过上和平的日子,反苏维埃阵营与国外势力勾结,开启了新一轮战争,持续三年的内战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外逃荒的饥民)

此时的苏维埃政权还是新生力量,根基未稳,在这一时期,列宁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部分工业企业收归国有,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大部分粮食

严苛的征收量与极低的征收价格让农民生活状况雪上加霜,生产积极性也大幅下降。农民宁可将种子吃下去,也不愿意再播种到土里了。

内战结束后,由于领导人经验不足,没能及时有效地根据国情来调整政策,1921年严重的干旱使得危机终于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饥荒终于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养不良的儿童)

伏尔加河流域和乌克兰等30多个地区到处都是可怕的现象。饥饿的灾民吃掉动物尸体、草根、烂泥……甚至连安放死尸的坟墓和窝棚都被洗劫一空,还有地方出现了吃活人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拉里奥·尼申科因饥饿杀掉了三岁的弟弟并吃掉了)

排污和卫生系统也崩溃了,传染病随之而来,药品却难以供应。而即将到来的冬天,将会让缺衣少食的人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此时的苏俄政府虽然已经抽调粮食,但庞大的受灾区让政府左支右绌。

出于提防西方国家落井下石的考虑,政府并没有明面上寻求帮助,但默许了无党籍知名人士向国际社会求助。

1921年7月,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怀着沉重的心情发出呼吁,恳请国际社会有良知的人们用粮食和药品,向数百万因作物歉收而濒临死亡的俄国人伸出援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尔基)

二、大量援助来自美国,动机不纯却解燃眉之急

高尔基的呼吁书出现在了美国的报刊上,美国救济署很快作出了回应。胡佛同意提供援助,但附加条件是释放关押在俄国监狱的美国人。

通过激烈的探讨后,苏俄政府上层最终形成共识,他们决定尽可能接受附加条件,获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

1921年8月20日,苏俄与美国签署了救济灾民的条约。但条约中的规定也展示出双方对彼此的不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饥民)

美国救济署派遣的工作人员享有豁免权,可以自由招聘,苏俄政府不得干涉美国的救援工作。但与此同时,苏俄有权派代表参与美方救援工作,美方不得从事救济之外的政治和商业活动。双方都对彼此有所忌惮,但一致同意还能加强协调与磋商。

美国救济署也确实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帮助。美国救济署办的食堂为325万儿童和530万人提供了食品,为居民提供了医疗援助,运出784659吨食品与药品。正是因为美国的帮助,才使得千百万灾民得以摆脱死亡的威胁。

然而,出于意识形态对立这一事实,苏维埃政府始终对美国救济署怀有戒心,他们认为美国的动机并不单纯,除了帮助灾民,为自己在国际树立良好形象之外,他们可能还会在俄国暗中从事间谍和破坏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援助)

苏俄的怀疑并非无稽之谈。派遣的48名美国代表大部分是军人,其中有些人被证实曾为情报组织效力。

这些美国人还会带有倾向性地刻意对部分苏俄知识分子给予特殊关照,例如为二级中学的教师提供食物包裹。

苏俄全权代表卡·兰德尔表现了自己的担忧,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救济署都对目的在于收买与驯服一些知识分子,达到意识渗透的目的,捐赠在某种角度来看,有助于宣传反苏维埃制度。

在克里木地区,鞑靼居民对这些美国人留下了极差的印象。他们强硬要求苏俄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丝毫没有考虑苏俄政府的难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的胡佛)

此外,美国救济署仅仅提供物资,并不提供任何帮助恢复生产的援助,苏俄想要购买拖拉机来恢复农业生产,美国救济署拒绝提供任何帮助。

三、为防渗透苏俄自救,推行新经济政策

为了缓解饥荒带来的冲击,苏俄政府也积极进行赈灾,红军从口粮中节约出100万普特粮食,社会自发组织团体和未受灾地区也捐赠了可以拯救330万人的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俄罗斯海报《记住那些挨饿的人!》)

此外,苏俄还紧急调整了经济政策,出台了新经济政策。国家放款一部分企业允许私人经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让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1923年4月,灾情已经基本消除的苏维埃政府一致决定不能再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政府还是作出了致谢。

总之,苏俄在1921-1922年间确实遭受了饥荒的重大打击,而美国也确实为他们提供了援助。尽管其中还有政治考量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但至少现实的援助展示出了人道主义色彩,并确实解决了苏俄燃眉之急。

参考材料

美国援助苏俄大饥荒背后的渗透和颠覆 .读报参考,2017(36)
徐元宫.苏俄政权诞生初期接受的美方援助[J].同舟共进, 20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