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GDP增长5.2%,另一边股市却跌成渣。

1月17日,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但是同日上证指数却大跌2.09%,收于2833.62点,创三年半新低,恒生指数更是收跌3.71%。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这种背离,或者是由于股市失灵,或者是市场对于经济复苏还存在疑问。

FOST首席经济学家冯建林认为,公布的数据中,有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比于GDP数据,这三点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更加根本。

先说人口。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趋势可能加深了市场的担忧

2023年,中国人口减少208万,人口负增长的态势加剧。同时,老龄化程度加深。2023年,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相较上年,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进一步扩大,202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9.8%和14.9%。

再说物价。12月CPI同比增长-0.3%,2023年10月、11月、12月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市场担心经济陷入通缩的境地。拿我们邻国日本来说,用了三十年才将经济从通缩导入通胀。如果国内经济一旦陷入通缩的话,再想拉回来就比较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Datayes

最后说房地产。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也与金融系统的资产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但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行业走势依然疲弱。

投资来看,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且开发投资增速呈现逐月下降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销售来看,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0%。

这三点或许就是市场从GDP数据之外读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