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到来,人们将继续保持传统的习俗,在家里张贴春联和悬挂门神。一说起“门神”,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秦琼和尉迟恭,这两个人都是隋朝末年和唐初的著名将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后来又被人们奉为“门神”,家家都挂着,用来驱邪辟邪,镇宅。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清楚,在这二人之外,还有很多“门神”,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众所周知,门神是一种来自于自然崇拜的宗教,在原始时代,人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所以在有了房子以后,一开始并没有门,后来为了便于进出,为了保护家里的财产,才有了门。大门不仅可以避风避雨,还可以保护动物不受野兽的侵袭,因此,人们开始对大门顶礼膜拜。到了周代,就有了祭祀宗庙的风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的门神当属申屠与于磊,他们的事迹见于《山海经》,见于《风俗通义》,见于《重修纬书集成》,见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传说中,神荼和郁垒是一对孪生兄弟,两人都精通驱鬼之术,每当有鬼魂出现,他们就会将其擒拿,然后用来喂养老虎。后来,为了驱邪,人们在大门上画了神荼、玉垒和虎象。早在战国时代,这对兄弟就是门神了。

到了唐代,门神又多了一个人,不过秦琼尉迟恭都不是,而是传说中的“钟馗”!尽管钟馗抓鬼的故事发生在唐代,但是钟馗的原型却是来自于先秦时代的“终葵”。后人把他的肖像悬挂于大门之上,以求辟邪,镇守门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荼、郁垒和钟馗的发展,门神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武士到文官,再到祈福。根据史料记载,第一位武士名叫成庆,他是一位古代的战士,他在汉代的大门上就有了这样的图案。但到了唐代以后,由于神话故事的发展,秦琼和尉迟恭就代替了成青,成为了武士中占主导地位的门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明朝和清朝,很多地方都有了武士型的门神,河北有马超,有马岱,有薛仁贵,有盖苏文,河南人以赵云和马超为门神;孙膑和庞涓是陕西的门神,黄三代和杨香武是汉中的门神,孟良和焦赞也是如此。魏征,赵公明,燃灯道人,姚期,马武,杨延昭,穆桂英……

除将军门神之外,也有文臣,他们多为天官,也就是天,地,水三官中最大的一个,被称为福佑天官。这种门神挂在院子的大厅里,寓意着升官发财。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祈福的门神,它们大都和多子多福、延年益寿有关。并且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例如天王门神就是送子女神,吉祥神就是和合二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年以来,门神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它的含义却因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辟邪、护门、保平安、祈福。尽管如此,中华文化中还是有门神的,它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对和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