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合资品牌并未如传言中那般不堪,而自主品牌短期内要攻克中型轿车领域,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遇到了空前的压力。

多年前,认为自主品牌要超越合资品牌,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曾想,短短几年间及新能源汽车加持,让自主品牌后者居上,傲视合资品牌。

过去,消费都多以开合资品牌汽车为荣,而今开着自主品牌汽车的消费者腰杆硬了起来,再也不觉得开自主品牌没面子了。

伴随部分合资品牌退市,合资车企整体的生存空间、发展前景确实引发了外界关注,甚至还出现一些唱衰论调。至于有人说自主品牌如何牛掰、如何把合资车按在地上摩擦,说的多了,好像合资品牌真的变成无人光顾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2023年1-12月份的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TOP10数据显示,除了第一名的比亚迪、第五名的长安、第六名的吉利,第七名的五菱汽车,其他六家均为合资品牌,包括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

多年以前,自主品牌也曾像今日的合资品牌一般,销量、品牌及技术、服务等普遍不及合资品牌,虽然也不乏一些自主品牌叫苦连天,甚至提出要扶持自主品牌的呼声持续出现,但自主品牌终究还是沉下心来,依靠自身力量,潜心钻研,用心学习,硬是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闯出一番新天地,尤其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大干快上,跑步前进,取得了令合资品牌眼红的傲人业绩。而这其中,比亚迪就是自主品牌车企中典型的杰出代表。

时过境迁,此消彼长。多年前,自主品牌的“经历”又重现在合资品牌身上。现在,合资品牌已不再像从前那般吃香,所受到的“市场待遇”,也远非当年可比,相反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且倍受煎熬。

尤其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几乎难有较大作为,固然有内外环境因素,但没有抓住发展机遇,错过弯道超车时机,只能仓促应战,却发现合资自主新能源汽车难以招架自主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有所防备,在自主品牌的强攻下,合资品牌的市占率节节失守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10月,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达60.1%,同比增长6.4个百分点。这是自主品牌首次突破60%。换言之,合资品牌的市占率首度跌破4成。

毋庸置疑,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已成是大势所趋,从品质到品牌在某些方面确实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逆袭。但是,若说属于合资品牌的时代已成过去,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正被日益崛起的自主品牌蚕食,不免有夸大之嫌,也并非客观事实。

中型轿车市场,合资品牌非但没有被攻破,相反却牢牢占据着优势地位。在2023年12月中型轿车销量TOP20榜单上,有15个合资品牌车型,且位列前五名的车型均为合资品牌,而自主品牌车型只有5个。

从榜单来看,12月共有13款车型销量超万辆,其中, 帕萨特 参数 图片 )、 迈腾 凯美瑞 雅阁 销量超过2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11月销量,12月榜单前10名车型销量均有所增长,但排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1 月中型车榜单前 10 名车型分别为凯美瑞、帕萨特、迈腾、奔驰 C 级、 Model 3 ,雅阁、宝马 3系、奥迪 A4L、红旗 H5 和红旗 E-QM5,自主品牌唯有红旗的两款车型。而12月榜单中,仅剩下 红旗H5 一款车型。

如果把12月榜单拉通来看,红旗 H5是唯一一款上榜榜单 Top10 的自主品牌车型,销量为14674 辆。红旗 E-QM5,以10600辆位列榜单第 12 名。另外,在其他自主品牌中,比亚迪 海豹 DM-i、长安深蓝 SL03 均进入榜单前 20 名,分别位列榜单的第 13 和 18 名。

或许,在新能源车领域、经济型车等领域,合资品牌的确不及自主品牌,但至少在中大型或豪华车领域,合资品牌的领先优势暂时还未被自主品牌取代。

去年,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曾说,“合资公司是50对50(股比),期待合资公司的失败绝不是中国汽车工业应该看到的前景。因为这其中有50%的中国股份,而这些车企生产的主流产品,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合资品牌并未如传言中那般不堪,而自主品牌短期内要攻克中型轿车领域,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合资品牌也不必搞得跟窦娥似的动辄“卖惨”,跟祥林嫂似的逢人就要“诉苦”。哪怕就算自主品牌及新能源汽车再怎么崛起,合资品牌保住一亩三分地还是绰绰有余。

林言以为,自主品牌的优势只在其擅长的领域长驱直入,纵横天下,但合资品牌也有其自身特点,包括在中高级轿车及豪华车领域,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也正在加大力度,全力追赶自主品牌。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将并轨发展,毕竟国内市场足够大,消费需求不尽相同,也足以让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各自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林言看来,合资品牌要自信一点,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因为自主品牌的崛起而担惊受怕,杞人忧天,而应该积极寻找出路,加速转型步伐,拥抱新能源、智能化,同时也可以选择将中国合资工厂打造成全球化工厂,加快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