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多岁的小张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得了卵巢癌,且病情发展迅速。医生很快就安排其进行了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手术,术后半年发现原先手术孔处的皮肤出现了隆起性肿物,局部皮肤表面甚至出现了溃疡,且有增大趋势,马上安排做了穿刺活检。

病理证实肿物为卵巢癌转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腹腔镜穿刺孔部位转移(port-site metastasis,PS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腹腔镜穿刺孔部位转移(PSM)?

首先,腹腔镜穿刺孔部位转移(PSM)当然是发生在腹腔镜诞生后的近代。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即我们常说的微创手术。伤口小、恢复得快、还能切的干净,这些优点让腹腔镜手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腹腔镜技术可用于新发肿瘤的诊断、分期,也可用于癌症的根治术,亦用于不可根治性切除的卵巢癌经严格选择的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镜手术有特定的技术优势,但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而言也存在某些特有的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腹腔镜穿刺孔部位转移

  • 1978年,外国学者首次报道了1例卵巢癌患者在腹腔镜探查术后第2周出现腹壁穿刺孔及气腹针穿刺点等部位发生局灶性肿瘤转移。

  • 1998年,学者对PSM进行了定义:腹腔镜诊断及治疗恶性肿瘤后,在腹壁、1个或多个穿刺孔瘢痕处或腹腔镜术后创口组织内发生的早期肿瘤转移,且与腹膜癌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普遍将PSM分为孤立性PSM和非孤立性PSM两类,前者是指肿瘤仅在穿刺孔部位转移,不伴有其他部位转移(即局部转移);而后者则指同时伴有其他部位转移,也就是说,非孤立性PSM为晚期肿瘤远处转移病灶之一。

目前腹腔镜外科已广泛应用于胸腹腔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而PSM在所有类型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发生概率为0.6%-21%

据有关文献报道,妇科恶性肿瘤PSM的发生率约0.4%-1.9%,机器人腹腔镜手术PSM发生率约为1.1%,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近。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及输卵管癌)PS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高1.96%~19.4%。

可能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进展的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播散性,诊断时多为晚期,肿瘤细胞更容易脱落等因素有关。

PSM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协同作用所致,一般来说,穿刺孔部位的肿瘤直接污染与种植是导致PSM的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还包括肿瘤细胞的雾化效应、烟囱效应、CO2气腹效应、全身及局部免疫反应、手术操作等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M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穿刺孔及其附近出现腹壁肿物。查体可在原穿刺孔处及其附近部位的皮下触及不规则实性肿物,质地通常偏硬,位置固定,伴或不伴有疼痛。且该肿物会逐渐增大,甚至到后期可能会因为肿物生长迅速,局部出现溃烂。

在临床中,除了腹腔镜手术之外,还有其他常用的穿刺操作,比如:经皮穿刺活检、肝脏穿刺活检、甲状腺穿刺活检、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穿刺引流、恶性腹腔积液的腹腔穿刺引流等,这些操作也有发生穿刺孔部位转移的可能。

其中粗针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取材精准、创伤小、安全性高、诊断成功率高、病人恢复快等优势,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病理诊断方法。其他手术操作也是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采取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总体来说,这些操作发生穿刺孔转移的概率比PSM低。

所幸的是,PSM及其他的穿刺孔转移,是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手段进行预防的。就算一旦不幸发生了,也不用过于担心,我们可以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以期将其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建萍

邵武市立医院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

  • 邵武市立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 福建省淋巴瘤青委

  • 福建省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青委

  •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下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