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海底捞”,捞出来的都是巨大宝藏!

据悉,中国东北师范大学的团队发明了一种神奇的魔布,放到海里这么捞呀捞呀捞,就能捞出铀。

根据团队对外宣传的数据,仅仅1克的这种材料,24天就能从海水中捞出12.6毫克的铀。

所以一旦大规模应用的话,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海洋铀资源

众所皆知,核电是一种稳定而清洁的能源,相比于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方式,核能发电可以大幅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量,非常的环保。

然而,由于受到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很多国家纷纷“弃核”,比如德国关停了境内的所有核电站,彻底告别“核电时代”。

但是,中国在核能上还是大举发展。

2022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发电量为4177.8亿度,同比增加2.5%,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

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约2681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相比2022年翻倍。

我们不仅有第三代压水堆核电“华龙一号”,也有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都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况且,中国的核电安全技术可以将核事故限制在安全壳内,能有效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然而在铀矿资源方面,我国却极度匮乏,完全不够用。

要知道,铀可是核裂变的关键原料。

一公斤铀-235完全裂变,会损失大约0.09%的质量,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700吨优质煤。

铀-235除了用于发电外,还应用在像原子弹氢弹这样的核武器上,它们使用的是高浓缩铀(尤其是富含铀-235的铀),从而可以提高裂变效率。

甚至在医疗领域也会用到铀,比如在放射治疗中会使用铀的衍生物,可以用来杀死癌细胞或减缓其生长。

再比如,铀还被用作核动力潜艇和某些航天器的能源。在这些应用中,铀作为核反应堆的燃料,提供长期的、高密度的能量供应。

2021年,我国自主只能生产出1800吨铀,但是需求量却高达9500吨,这说明铀资源上我国存在较大的自给不足,需高度依赖进口。

在2021年,我国进口了13000多吨铀资源,进口额13.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哈萨克斯坦。

原子能机构(IAEA)和核能机构(NEA)则预计,到2030年和2040年,我国对铀的需求量将高达22600吨和43400吨。

其实不光中国缺铀,世界上大部分工业国都缺铀。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铀在地球上的含量很低,平均每吨地壳物质中,只有2.7克铀;这意味着要从大量的地壳物质中才能提取少量铀。

而为了形成可供利用的铀矿,自然界中的铀还必须经历显著的富集过程。如果要形成品位≥0.3 %的富矿石,就要富集1110倍。

再加上铀矿开采提取困难,成本大,涉及地下或露天开采、铀矿石的破碎、研磨以及通过化学过程提取铀。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全球都会陷入空前的缺“铀”危机。

于是各国也在寻找解决办法,他们都把目光瞄准了海洋。

根据估计,海洋中的铀总量约为45亿吨,而陆地上已探明的铀储量才608万吨。

尽管海水中的铀资源丰富,可是浓度极低。

有多低呢?这么说吧,30万吨海水中才能提取出1公斤的铀。

这样一来,提取铀的过程会变的非常困难和高昂成本。

不仅需要大型设备和大量能源,还需要有效的技术来分离和纯化微量的铀。

中国神奇捞铀魔布

尽管如此,面对这么大的蛋糕,哪有不动心的道理。

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也先后投入海水提铀研发,比如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包含氢氧化钛和活性炭的吸附剂,能够从海水中有效地提取铀。

据报道,1克的这种吸附剂可以提取1毫克的铀,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展示了提取铀的潜力。

后来美国不甘落后,也取得重大的突破。

比如2012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发出一种名叫HiCap的吸附材料,达到了3.94mg/g的吸附量。

尽管吸附剂的效率有所提高,但从海水中提取铀仍面临巨大挑战。

如今,中国这边也有好消息传来。

据了解,东北师范大学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材料,只要将其放入海水中并进行通电,就可以捕捉铀酰离子,从而富集铀矿。

说的更简单一点,在海洋里面捞呀捞呀捞,就能捞出铀。

据悉,这种布料每克能从海水中捞出12.6毫克的铀,比常规方法快近300%。

美国在2016年进行的技术成本分析表明,吸附材料需要达到至少11毫克/克(mg/g)的铀吸附量,从而使海水提铀经济上是可行的。

所以基于这个结论,研究人员就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众多海水捞铀方式中,最快最多的吸附方法。

更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师范大学发明的这种神奇魔布,对于海洋中的其他金属离子,也很容易被吸附。

要知道,在海水中提取铀时,可能伴随着大量的非目标元素和化合物的提取,这增加了后续分离和净化的难度和成本。

当年日本虽然发明了海水提铀的吸附剂,但是由于提取过程中杂质含量过高和经济效益不佳,最终导致雄心勃勃建起来的海水提取工厂,不得不关门。

所以,中国这次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会对全球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重大影响。

结尾

当然了,后续想要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所以,未来我国在铀资源方面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大,是大概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