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德润三秦

凡人微光,最为闪亮

西安好人

江彬

近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 “西安好人榜”,其中,我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江彬榜上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好人的事迹,传承好人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彬,男,1984年3月生,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7000毫升熊猫血 ,医者仁心展大爱

“江大夫,又在锻炼身体呀?”一大早,小区里的刘大爷热情地和江彬打招呼。江彬是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他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献血。

“需要我现在去献血吗?我一会儿就到!”中午吃饭的时间,江彬接到了一个电话,这是血站打来的电话,一名重症患者急需用血。江彬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血-“熊猫血”,由于血站一般储备的RH阴性血资源很少,大多时候是有需要就随时联系他。

江彬第一次献血是20岁,他还在上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说,有献血车要来学校组织献血活动,让大家积极参加,我就去了。”第一次献血,江彬没有犹豫,也正是从这次献血之后,他得知自己的血型是“熊猫血”。此后,他加入了血站稀有血型无偿献血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

“我是一名医生,我特别清楚献血的作用,关键时刻,血液能挽救的不仅是一个生命,可能更是一个家庭。”

作为一名奋战在儿童救治一线的大夫,江彬深知献血不仅是一份社会责任,更关系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长期致力于儿童脑发育畸形、脑外伤、颅脑肿瘤等儿童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十余年的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医者初心,经他救治的儿童脑外伤和脑肿瘤患儿,已达千余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3年至今,江彬坚持献血19年,献血量达7200毫升,比一个青壮年男性的全身血量还要多2000毫升。

医院工作繁忙,江彬经常是刚要下班时接到急诊手术病人,一台手术一做就是一整夜,下手术台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稍事休息就要接着上新一天的门诊。

2015年7月,江彬在医院连续工作4天未回家的情况下,接到紧急用血电话。但当他赶到血站进行血液初验时,却因为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相关项目不达标,没有完成献血。这一次未能完成的献血经历成了江彬心里永远的遗憾,也敦促着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并且从不抽烟喝酒,保证自己的血液随时处在最好的状态。

在平凡的生活中,江彬不仅自己献血,还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工作经历,主动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带动身边的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将爱传递到更多的地方。

争分夺秒救患儿,毫厘之间见真情

“孩子一侧瞳孔已经散大了,赶紧安排复查头部CT!”

2016年的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位小患者。这个孩子不小心从栏杆上摔下来,在其他医院已经做过头颅CT检查,由于家长不放心,于是送到我院。江彬接手患儿后,一边阅读外院检查结果,一边详细询问病情。此时,孩子呕吐后已经安静的睡着了,看起来没什么危险。但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仍然让江彬仔细查体,当查看患儿瞳孔时,发现一侧瞳孔已经散大,光反应消失。孩子有危险!江彬立刻安排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患儿颅内出血量已达100毫升,情况非常紧急,此时分秒必争,需要立即手术。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家孩子吧!”孩子妈妈此时已经泣不成声。“别慌!孩子需要立刻手术,我来安排!”江彬一边沉着镇定地安慰着孩子家长,一边紧急联系手术室、输血科、麻醉科,孩子在最短的时间里被送进了急诊手术室。从黄昏时分到第二天,终于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孩子的生命。术后不久,孩子就清醒过来,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作为神经外科的医生,脑部手术对江彬来说也是工作中的一部分,而这是对一个医生技术、体力、能力、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我们在显微镜下需耐心细致地将肿瘤周边神经血管仔细分离,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会危及生命。”许多复杂的手术,江彬一做就是十多个小时,面对患儿脑部的复杂结构,江彬一刻都不敢掉以轻心。差之毫厘,患儿的手术结果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既然成为了医生,身着白衣,就要用尽全力,一生守护患者,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江彬不仅用医术治病,更是用自己大量的血液去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如今,在江彬的影响下,身边的亲朋好友也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儿医同事也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