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大量朗朗上口、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经验总结,然后由资深匠人浓缩成通俗易懂的谚语。

如“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单身汉的行李大姑娘的腰”、“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等等,这些都是一代代工匠的经验之谈,形象生动,好记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无论干什么,想做到极致都是有一定“道道儿”的。下面我们重点讲讲木工及建筑装修行业的一句老话——“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

所谓“木匠看尖”的“尖”,“尖”首先是角,比如刨出来的料的边角是否规矩,先看料头的横截面,看四个角是否都是九十度,四个角都是九十度才表明料是方的;然后再看这一条条角线是否正直,如果正直表示料是平的。

木料的框架要刨得干净利落,既方且平,卯眼严实合缝,就让成品的规格和质量有一个基础的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尖”也要考察木工结构中,相互连接的榫(sǔn)接头的割肩、拼缝、削榫等工艺严密与否,这不仅关系到构件的外部的美观,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内在的连接质量。

传统的木工工艺中构件内部以及构件与构件的联结(榫卯联结)是依靠榫与卯构成。榫即榫头,也称枘(ruì),就是用以插入另一部分的凸出部分;卯俗称“榫眼”,相接处为容纳榫头而凿出的窟窿,即器物咬合的凹下部分。

有个成语叫方枘圆凿,就是榫头是方的,榫眼是圆的,这个怎么可能咬合紧密?因此这个成语常用来指示两部分格格不入、彼此排斥。

榫接头既体现了木工在翻样、识图、选料、画线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综合地反映了该师傅在锯、刨、削、凿等多方面的整体操作水平和手艺高低。

特别对于难度较大的连接结构,结合部位严实不严实,合缝美观不美观,全部的功力体现在“尖”上。这些角和连结结构处理好了,人看上去就会见棱见角,横平竖直,光溜水滑,让人赏心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虽然榫卯结构看起来非常单薄,但是它是我国古代一种极为精巧的发明,在整体上却能够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是一种特殊柔性体结构,既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又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

这在地震、风灾以及结构基体发生有限形变的情况下,可依然保持其牢固度。比如故宫的建造中就运用了榫卯结构,该结构采用的木材性能与连接方式能够在复杂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以柔克刚,在地震中凭借木材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有效缓解了产生的震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瓦匠看边”,则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观轮廓以及各种线角装饰,即该圆的要圆,应方的要方,当直的要直,使整体协调具备美感

泥工瓦匠的活儿好赖,不用看整个房子,看一个边或一面墙就可以了,这一个墙面平不平,灰缝实不实,墙面干不干净,边角如何,直接说明了工匠的手艺和房屋的施工质量,这是基本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一步来说来说,各种线角,特别是艺术性装饰线角,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施工操作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资深技术水平的老师傅来完成。

“瓦匠看边,木匠看尖”这句话,既是检查施工操作质量的要旨,也是判断操作工人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指标。匠人的手艺都有迹可寻,做完的活路在关键处往往就能体现出他们的整体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做为一个匠人,一切从严从难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手艺精益求精,即使在一些细小的方面也显示出不俗的造诣,能经受住行家里手的检验。最终,凭着这一身精湛技艺,才能打造精品工程,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