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中秋,月圆人团圆。但对于许世友来说,这个节日却有着更深的含义。这是他自建国以来,首次回到他深爱的故乡。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与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那片土地和那位白发苍苍的母亲。

为了这次回乡,许世友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挑选了各种礼物,包括上好的茶叶、丝绸,甚至还特地请了两位名厨随行。他知道,这些都是他的一片心意,是给乡亲们的最真挚的敬意和祝福。

在那个年代,汽车还是稀罕物。许世友一行人乘坐的汽车在乡间小路上驶过,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车队浩浩荡荡,但行驶得异常平稳,没有丝毫的扰民。

许世友一直是个有原则的人,即便身居高位,他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告诫随行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扰乱当地政府的秩序,不得给乡亲们带来任何不便。在他的坚持下,整个行程都进行得井井有条。

车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河南新县田铺镇的许家洼村。许世友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迫不及待地走下车,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眼前的景象虽然有些陌生,但那份亲切和熟悉的感觉依然如故。

乡亲们听说许世友回来了,都纷纷赶来迎接。他们围在他的身边,问候的话语此起彼伏。而许世友则微笑着回应每一个人,与他们亲切交谈,仿佛从未离开过一样。

不久后,许世友终于踏入了那座他魂牵梦绕的许家。院子的景象一如既往,朴实无华,透露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他心急如焚地奔向那座倚靠着青葱大山的小瓦房,仿佛那是他心灵的归宿。

他用力推开那扇木门,仿佛推开了他过去的生活。屋内的光线透过门缝洒在地上,形成一片光晕。他的目光所及之处,一位老母亲的身影映入眼帘。她身着一件洗得泛黄的蓝布大褂,头上梳着髻发,显得端庄而慈祥。

许世友的眼中顿时涌出了久别重逢的泪水,他哽咽着轻声呼唤:“娘,俺回来看您了!”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在屋内回荡,令母亲一时无法置信。她手中的活计滑落,眼中满是惊喜与不敢置信的神色,定定地凝视着面前的人。

“真是我的儿啊!”母亲激动地紧紧握住许世友的手臂,声音中带着颤抖的喜悦。她的眼中也泛起了晶莹的泪光,那是幸福的泪水,是母子重逢的喜悦。

许世友轻轻搂住年迈而慈祥的母亲,这个拥抱蕴含了太多的情感。他的眼中再次充满了泪水,那是对母亲的思念,是对家乡的眷恋。这一刻,所有的距离和时间都消失无踪,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紧紧相拥在这份深厚的亲情之中。

这次返乡,可谓是荣归故里,也算是完成了自己一个心愿,见到多年未见的老母亲。除了这次返乡之外,1957年,也就是四年后,许世友还有一次返乡。

1957年的冬天,许世友再次踏上回乡之路。他的目的地是河南,一个孕育他成长的故乡,更是他年迈母亲居住的地方。这趟旅程,对于许世友来说,意义非凡。他深知,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到七十八岁高龄的母亲。

他没有通知地方政府,而是选择了低调的归来。许世友、秘书和司机三人悄然下车,朝家的方向走去。他们行走在熟悉的乡间小道上,心中满是感慨。

当他们抵达家门时,已是下午五点多。许世友轻轻推开家门,看着时钟的指针缓缓转动。他轻声对司机和秘书说:“这次回来,我没有告诉老娘,我们要尽量保持安静。”

许世友悄悄地推开了家门,他看到母亲许李氏正在忙碌地喂养家中的猪。他轻手轻脚地走近母亲,眼中充满了柔情和敬爱。他轻声说道:“娘,我回来看您了。”

母亲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惊喜地发现是久别的儿子。她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欣慰的笑容,如同孩童般纯真。她放下手中的猪食,走到儿子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孩子,你回来了。”

与上次访家相似,这次许世友在家中只待了两三天。但他与母亲相处的时光却与上次大不相同。这次,他始终陪伴在母亲身边,与她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就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她身旁,娓娓道来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许世友深情地告诉母亲他的战斗经历,以及他在部队中的成长和收获。他讲述着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如何带领部队取得胜利。他还向母亲展示了他获得的勋章和荣誉证书,这些都是他辛勤付出的见证。

母亲听着儿子的讲述,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她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也为他的安全和健康祈祷。她不时地插话,询问儿子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在部队中的饮食和睡眠状况。

在这两三天里,许世友几乎时时刻刻陪伴在母亲身边。他们一起做饭、吃饭、聊天、散步。母亲向他展示了她擅长的手艺,教他如何制作家乡特色菜肴。许世友认真地学习着,希望将这些味道永远记在心中。

然而,命运却总是如此的捉弄人。就在许世友离家不久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他的宁静。他的母亲离世了。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悔恨。他深知自己未能陪伴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种遗憾深入骨髓,使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懊悔。

母亲的辞世使许世友深深地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宝贵。他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无尽的悲痛,这种痛苦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是否足够孝顺,是否对母亲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许世友立下了一个誓言。他发誓,希望自己去世后能与母亲长眠于同一地方,以此弥补生前未尽的孝道。

实际上,在1956年,中央政府曾发布了一份《倡议书》,倡导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实行火葬制度。这份倡议书得到了许多领导人的支持,其中包括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同志等。他们都在这份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表示赞同这一倡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许世友将军并没有在这份文件上签字。

毛主席对许世友的决定感到十分惊讶,他深知许世友是个忠诚的共产党员,理应支持国家的政策。于是,毛主席亲自找到许世友,与他深入交流火葬的问题。他们两人坐在一间安静的屋子里,毛主席耐心地解释火葬的意义和重要性,他希望许世友能够理解并支持这一政策。

然而,许世友的态度非常坚定,他一直坚持自己那个未完成的遗憾,希望自己去世之后,能葬在母亲的身边,弥补他未尽的孝心。由于许世友的坚持,一直到了毛主席逝世,这件事终究没有一个结果。

在1983年8月的金秋时节,78岁的许世友将军感受到了生命之秋的寂寥与深沉。他明白,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于是,他决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最后一次回到他的故乡——许家洼。

为了这次特殊的旅程,许世友将军向中央军委请了两个月的假期。他并非为了个人的闲暇,而是为了完成一个深藏于心的愿望。

同时,他还从南京军区借来了43辆吉普车,这个数字并非偶然,而是精心挑选的。它代表了新县出生的43位将军,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黄麻起义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熠熠生辉。其中,有的已经离我们而去,有的仍然健在。

许世友将军希望通过这次旅程,象征性地代表这43位将军,回到他们共同的故乡——大别山。他要向那里的父老乡亲们表示最深的敬意,为那些在革命岁月中英勇奋斗的英烈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命运似乎与许世友开了一个玩笑。当他请假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他满心欢喜地计划着回家的行程,期待着与亲人的团聚。

然而,就在吉普车集结出发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降临。雨势猛烈,如同倾盆一般,无情地倾泻而下。雨水冲刷着大地,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行军变得异常困难。这场大雨一连下了十多天,仿佛在故意与他作对,使他不得不取消了回家的计划。

许世友无奈地向中央军委销假,心中满是遗憾和失落。就这样,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次回家之旅,终究未能成行。

许世友的身体状况在短短两年间急转直下,然而他的心神却一直牵挂着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