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做接地气的调查研究》,东方出版社2023年版。

‍‍‍‍

调查研究到位了,写作就是流淌出来的。最好的写作状态,无论是随笔、报告还是论文,就是“快意写作”。好的作品往往是一气呵成的,当研究者进入了经验的内部世界,甚至就是研究对象的一份子时,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基本上是不需要的。当我们自己成为田野的一部分的时候,写的就是自己。

当然,写作也是训练出来的,这就是笔感。比如,笔者写评论和随笔比较多,1500 字左右的评论,4000 字左右的随笔,基本上都是一气呵成,连提纲都不用,写之前稍微构思一下就行。很多人写论文也很快,这也是训练出来的。“快”并不意味着质量低,恰恰说明其感觉很好,质量很高。

写作和调查是一个道理,都是练出来的。调查的训练得有一定的饱和度,要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信息量,还有足够的思考,最终变成一个有经验质感的人。写作也是,也得经过一段时间的“拼命写作”的阶段,通过写作训练,掌握写作的技巧,形成笔感,甚至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论文有不同的文体,不同学科的论文风格是有差异的,写法都是实操出来的。

快意写作的第一个特点是不修辞。很多人写作有个很坏的习惯,写了又回头去看一下,看一下不满意又改,删了又改,改了又删。其实,在通常情况下,第一遍是最好的,这是大概率事 件——因为,第一遍写作往往是遵从内心,流淌出来的。后面修 改的,基本上都是技法、修辞,对于学术写作而言,意义不大。

写作不是技巧,是一种心态。当我们总觉得写不好的时候,那真写不好;当我们自己觉得不错的时候,写作状态就是放松的,就一定可以写好。一开始就对写作进行定位,定义为一气呵成,就真可以有这种素养;但一开始写作就拖拖拉拉,太过于在乎细节,就真可能一直拖延下去。

快意写作属于创作型。如果写作不是码字,就是创作,那么,我们要把自己创作的东西改掉,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是有点痛 苦的。如果一篇论文一看就是作者的原创,是他的原始想法,哪怕逻辑有漏洞,甚至不符合规范,也会充分肯定。在大多数情况 下,读者肯定比不上作者了解其本意,哪怕是专家,掌握了评判权,也最好还是尽量去理解别人的创作初衷。如果一个审稿人尽提细节意见,要么别人是故意放过你,潜台词是很欣赏你的创作; 要么就是提不到点子上,不理解你的创新所在。我们尽量做前者,不做后者。

不修辞并不意味着语言不需要精炼、不需要修改。理想状态下,快意写作是因为技法特别熟练,思考特别成熟,写作和问题 意识融为一体了,写出来的文字是流畅的。但对初次做研究的人 来说,问题把握不一定到位,文字不一定到位,这是常态。

问题把握不通透,这个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来解决。文字出问题,这也很普遍。大概而言,文字问题并不是语言不过关,而是学术表达还不过关。并且,这有客观原因。社会科学是外来学科,我们学习的理论、研究的范式,都是英语思维的表达。这就导致 我们很多写作,长句很多,表达特别烦琐,一点都不精炼。

其实,假如用日常说话的方式表达,一般不会有语法问题。我们的写作,高中时最好,大学次之,一读研究生就不行了。大概的原因是,我们学理论学进去了,思维和表达习惯都已经改变了。所以,“直白的文风”特别重要,就是要重新把写作回归到日常状态。

快意写作第二个特点是不教条。很多人的写作,关心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这是有规律的。甚至于,有些学校和机构,还专门开一个论文写作课。这当然不能说不对,但对于一个真正做研究的人来说,这些技巧意义是不大的。甚至于,还没进入研究状态就去学习表述,真是本末倒置,很可能把一个人的思维给格式化了。

写作一定是顺其自然的,是研究的结果。作者怎么提问题,怎么论证,并不需要条条框框,其思路已经融入了研究者的思维习惯里去了,写作技巧也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了。真正的创作型写作,都是有个人风格的。所以表述不是关键,关键是把问题研究清楚,论证有力量,哪怕写作粗糙一点,材料处理不那么精细,也不影响研究价值。

当写作有了个人风格,那就算成功了。